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 (杜成)中小微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聚焦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四贷”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政策督导落实和效果评估,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取得了积极成效。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促进融资扩面增量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与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四川金融管理等部门加强协同,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破解行动、个体工商户“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服务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建设“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从信贷增长、首贷培育、融资成本下降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目标要求。
9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用好普惠货币政策
支持融资成本不断降低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运用央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对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入民营中小企业。9月末,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在内的全省普惠领域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超过1400亿元。
该行联合四川财政创设“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链安贷”等“再贷款+”融资产品,对地方法人银行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财政部门给予1%的贴息支持,贴息后贷款利率低于一年期LPR+40个基点,有效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2024年以来,全省累计发放“央行再贷款+”政策性融资产品近300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4.5亿元。
强化融资模式创新
有效提升金融获得感
为破解小微企业缺乏有效信用信息导致融资困难的痛点,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天府信用通”等平台聚合企业信用信息,推出“民企首贷通”贷款二维码,实现金融机构与平台系统直连,企业使用“民企首贷通”扫码,即可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可及时响应对接企业。
目前,全省银行机构通过“民企首贷通”二维码已对接3.83万户(次)企业融资需求,累计与6382户民营小微市场主体新签约贷款276.6亿元。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大力推广线上随借随还、免抵押信贷产品。
近期,该行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组织银行围绕“强对接、惠商户、促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项活动,依托“天府信用通”、数字央行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向银行共享“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名特优新”“融资质量增信”名单等各类名录库信息数据,助力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升信用贷款占比。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4990亿元,同比增长33.3%,以信用方式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占比达到35%,市场主体申贷获贷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随着各项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实施,四川省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中小企业结构性融资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将落地好近期总行推出的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组织银行机构落实好相关政策,主动向企业问需、问计、问困难,有针对性地送产品、送政策、送服务,会同相关部门跟踪解决企业融资中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扩大民营小微贷款投放。进一步完善民营小微金融政策库、融资产品库、特色案例库等,便于市场主体更好地了解金融支持政策和专项信贷产品,提升企业对银行惠企融资工具的运用能力和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