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8日电(母海燕 冯耀丹 王婷)12月27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举行2023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会议以“紧扣人才培养新方案深耕课程内涵建设筑牢合格评估基础”为主题,以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全方位推进课程建设,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干部杜敏通在讲话对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取得的显着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再次聚焦“课程建设”这一人才培养最核心、最基础的要素,真正做到了干到实处、走在前列。他希望,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坚持产教融合不动摇,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当四川省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
本次大会特邀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原校长,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李志义教授,西华大学教务处处长蒋珍菊教授,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涛教授分别作关于“以合格评估,促培养质量”“一流课程建设方法和路径”和“数字化背景下课程建设”的主题报告。
会上,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长晏世经作了题为“紧扣人才培养新方案深耕课程内涵建设筑牢合格评估基础”的主题报告。他充分肯定了2022年本科教学工作会以来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内涵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效,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价值意义及时代要求,并提出学校课程建设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晏校长说,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2023年,学校软件工程学科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会计学等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被认定为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0门、四川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1个、省级重大教改项目及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9项。完成了43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晏校长强调,今后两年是学校“十四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两年,是加速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关键两年。要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统筹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思政建设等改革,着力解决课程建设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打造100门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金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会议期间,该校商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省一流课程负责人紧扣会议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