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6日电 “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15日至16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智慧力量,旨在引领科技发展的未来走向。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杰出科学家、政府代表、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领袖。与会者围绕国际前沿趋势、技术革新动态及市场演变趋势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聚焦于基础科学的深度挖掘与源头创新的激发,汇聚了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先进理念。经过严谨评选,论坛最终发布了10大全球前沿研究方向,科学创新如果不是自觉的发展,而是自发地发展,也许留给科学研究者的将是一片荒漠。此次论坛不仅为全球科技界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届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华兴公益基金等单位承办。
“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秉承“全球视野、中国基石、前沿交叉、战略前置”的宗旨,在全球顶级科学家与中国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全球顶尖青年科学家齐聚一堂的热烈氛围中,开启一场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创新思维盛宴。
论坛首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陈松蹊,多位欧洲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齐聚蓉城,深入探讨各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案。

论坛设置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如何打造面向2035、2050国家战略腹地”闭门会议。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业组组长蔡竞、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等共商区域发展战略。他们指出,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崛起的战略高地,应充分利用论坛的智力资源,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航天科技、低空经济、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构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
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王玉荣认为,四川成都作为我国的战略腹地,应积极探寻、发展全球颠覆性技术产业,形成新的产业赛道。
与会专家们强调,成渝地区需借力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的智力支持,探索产业新赛道,促进全球颠覆性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应当以AI为纽带,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确保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得以实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