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5日电 (记者 何浠)“我母亲住院期间,杨静护士就是我们病房的责任护士,杨老师不仅技术好,并且对人特别热情,这次打电话预约杨老师到家里来给我母亲做一个居家护理”,患者刘女士的女儿拨通了成医一附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教育小组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预约电话。原来,刘女士于6月曾因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2级在内分泌科住院,责任护士杨静每天对刘女士进行日常治疗外,还耐心解答刘女士关于糖尿病、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各种疑问等。
近日,刘女士的血糖又有些偏高,但嫌天太热,一个人弄不清楚看病流程,更不想给子女带来麻烦而不愿到医院就诊。刘女士的女儿急在心里,通过内分泌代谢科糖尿病教育小组的微信群了解到医护人员还可以“上门服务”,这才打电话看能不能请杨静护士到家里给母亲做个回访,顺便对夏季胰岛素储存的注意事项,血糖仪、血压计进行检查,并对饮食、运动做一个个体化的指导。

接单后,杨静护士调出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认真了解刘女士住院期间的血糖血压及治疗情况;仔细查看刘女士女儿传过来的图片及病情描述后,对刘女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初步判定适合开展上门护理服务。“我们再打个电话确认一下。”说着,杨静护士拨通预留的手机号码,进一步确定刘女士的身体基本情况、服务需求,并约定第二天下午上门的时间。“虽是多次上门服务的对象,但每一次的健康评估都不能少。”杨静按规范准备好居家护理箱,整理需要携带的设备和相关物品。
第二天下午杨静准时到达,仔细为刘女士查看血糖、血压情况,详细解答了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服用方面的疑问,对整个居家环境进行风险评估,还详细检查血糖仪、血压计的完整性,讲解了从胰岛素注射、饮食调整、预防跌倒、低血糖的预防等日常护理问题。服务结束后,杨静仔细填写护理日志,还请刘女士对护理服务情况作出评价。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在家就能接受杨老师的健康指导,医院将来能上线更多服务项目,我们看病就更方便了。”刘女士对杨静的这次上门服务非常满意。这已经是内分泌代谢科上门服务的第134名患者,“我们的目的就是做好患者院中与院后的衔接,延续对患者的专业护理。”多年的临床服务让杨静对糖尿病患者护理需求深有感触,总是不断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护理的新进展,还要对常规治疗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及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
成医一附院院内糖尿病教育小组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教育管理与科学普及,形成了“一个准确的诊断+一张合适的教育处方+一份个体化治疗管理方案+一个便于糖尿病管理随访”的综合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获得医疗护理的便利性。“接下来,我们将联合院内 VTE、伤口造瘘、静疗、肺康复小组创新性地MDT多学科应用到护士上门服务中,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在成医一附院护理部张坤主任的带领下,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教育小组组长秦花对糖尿病患者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保证患者能够接受专业、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