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记者 王鹏)近日,在巴中市平昌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50岁的甲状腺癌患者周女士成功接受根治手术,主刀的是省级专家团队,执刀的却是本地医生。这场“省级标准、县域实施”的四级手术,折射出川陕革命老区医疗能力的嬗变。
在秦巴山区的平昌县,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团队正刷新着基层医疗的可能性。患者周女士7年前发现甲状腺结节,经该院新引进的超声引导穿刺系统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放在过去,这种四级手术必须到成都三甲医院。”主刀专家、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胡华会教授介绍,本次手术采用“甲状腺左侧叶及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精准清扫+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技术体系,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无相关并发症,术后恢复快。
技术突破背后是系统化的能力建设:通过专科联盟建立36项技术准入标准,配置术中神经监测仪等专用设备,制定从术前多学科会诊到术后康复的标准化流程。目前该院已联合省妇幼常驻专家实现宫颈癌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甲状腺根治术、阴腔镜手术等三四级手术400余例。
“过去是‘专家飞刀走,技术带不走’,现在是‘专家驻下来,团队长起来’。”平昌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李根算起人才账:通过“双聘机制”,省妇幼派驻“1+7+N”专家团队已在该院累计驻点服务20个月,带教手术400台次;县级医生赴省院脱产培训超40人次,20余人取得专科资质认证。这种省级专家常驻带教、县院医生进省跟岗的双循环模式,让86%的危重症患者留在县域救治。数据显示,合作办医以来开展新技术260项,接诊疑难重症患者同比增长210%,宫颈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外转患者同比下降60%。
作为四川省“两癌”筛查定点机构,累计为8.4万名妇女提供免费筛查,检出早期癌前病变320余例;该院配套乳腺钼靶、超声引导穿刺等先进设备;开通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双向绿色转诊通道;建成覆盖“筛查-穿刺活检-根治手术-康复管理”的全链条诊疗体系;搭建孕产妇、儿童健康数据库,对高危人群实施监管追踪。该体系使县域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显著提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9.7%,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5%个百分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