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8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悉,成都中医药大学16日举行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暨出土医学文献文物数字研究学术研讨会。活动以“历史与未来对话:AI时代下医学文献文物的数字活化”为主题,通过国家二级博物馆揭牌仪式、出土医学数据研究成果发布、名老中医薪传计划暨首批捐赠、学术研讨、文化体验等环节,展现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静致辞指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博物馆作为文化守护、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需要在时代潮流中坚持守正创新。围绕这一主题,成都中医药大学将聚焦“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青年力量与博物馆未来”“AI与博物馆创新发展”三大议题,进一步推动“典藏—教学—科研—普及”深度融合,打造高校博物馆既服务学科,更面向公众,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大众生活。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揭牌。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西南地区首个集中医药文物收藏、标本陈列、文化传承、科研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馆藏物品涵盖医学文物、药材标本、医学典籍、医史文物等大类,现有藏品6万余件(套),蕴含丰富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博物馆长期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年均接待参观超5万人次。先后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宣传基地”“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未来,博物馆将致力于打造集文物典藏、学术研究、教育普及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地,让千年中医药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