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梓潼:金秋校园丰收忙 劳动实践正当时
2025年09月24日 20:4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 (林忠伟)9月23日是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绵阳市梓潼县,各中小学校以田间地头为课堂,将秋季研学活动与丰收节庆祝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在挥汗劳作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

学生们在田地里体验农事劳作。 梓潼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梓潼东辰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红薯、海椒、萝卜都已成熟,六年级一班、五班部分学生选择挖红薯,享受丰收的喜悦。基地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学生挖红薯的流程,孩子们掀开并割掉红薯藤蔓,挥着小锄头、刨开泥土,在“薯”光闪烁的田地里体验耕耘收获的真谛,让劳动教育在泥土芬芳中落地生根。“以前觉得‘粒粒皆辛苦’是口号,今天劳动不到一小时,就感到腰酸背痛。想起农民伯伯一年都在忙碌之中,确实很辛苦,我们从小就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梓潼东辰学校六年级学生王祯荣说。

  在学校辣椒种植劳动实践基地,绿叶掩映下,一个个秋辣椒挂满枝头。学生手提塑料袋,小心翼翼将辣椒摘下放入塑料袋内,喜悦心情无以言表。在收获的同时,秋种也拉开序幕。孩子们在工作人员与老师的指导下,翻地、除草,准备播下秋的希望。这些学生从进入田地间“手忙脚乱”到收获时“满心欢喜”,从“不知农事”到“懂得珍惜”,丰收节的劳动实践,让学生们在泥土与汗水中触摸到成长的本质。“劳动教会我们不只是种庄稼,也是一种生活。让我们明白,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远比公式计算更鲜活,只要认真付出,耐心等待,终究会有属于自己的丰收。”梓潼东辰学校六年级学生嵇婳说。

  当孩子们的手掌沾满泥土,当丰收的果实转化为课堂知识,劳动教育便超越了简单的技能传授,成为培育人格、塑造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秋收时节,校园里每一株作物、每一滴汗水,都在诉说着“劳动最光荣”的朴素真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