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甘孜州新龙县肾病患者实现家门口透析
2025年10月10日 20: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 (记者 刘忠俊)“在家门口就能做透析,日子有盼头了!”近日,甘孜州新龙县人民医院完成当地首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卓玛(化名)难掩激动。随着该县首间血液透析室开科,不仅实现血液净化医疗服务“零突破”,更让当地10余名终末期肾病患者告别“异地求医”之苦。

帮扶队医生指导新龙医护人员操作设备为患者服务。新龙县卫生健康局供图

  新龙县平均海拔超3500米,复杂地形与极端气候曾让建透析室成“老大难”——耗材运输难、冬季用水不稳定,患者长期“求医无门”。“过去每周去甘孜县透析三次,单程3个多小时,返程每分都是煎熬。”54岁的卓玛说,两年里生活被“透析—赶路”填满,身体濒临崩溃。此前当地患者或赴成都、或去周边区县,单程最短3小时、最长10小时,“看病路”成“遭罪路”。

  “每一步都像‘闯关’。”宜宾对口帮扶专家、新龙县医院透析室主任严巨萍回忆筹建历程。2025年1月进驻后,她带队每日3次消毒、24小时通风,直至场地空气达标;协调设备厂家解决用水毒素问题;通过“教学+模拟+考核”,让当地医护从“不会”到“熟练”。这背后,是政策、资金支持与宜宾精准帮扶的合力。

  “设备和成都大医院一样,护士还会用藏语说注意事项。”患者德吉(化名)说,不用奔波后精神好了很多。宜宾帮扶工作队领队、新龙县医院院长徐英介绍,帮扶以来,该院已开展头颈部CTA检查、宫腔镜手术等新技术,填补多项医疗空白。

  据悉,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派骨干驻点帮扶,捐赠资金物资,全链条支持透析室“建得成、用得好、能持久”。下一步,帮扶队将深化“精准滴灌”,开展“透析技术提升周”,培育本土人才;邀请专家远程会诊、现场带教,扩大服务范围,推动重点学科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高原,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