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7日电 (刘刚 王昊)近年来,乐山市金口河区在“选、育、管”上做文章,着力打造一支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和办事公道的新型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让“雁阵效应”赋能乡村振兴。
精挑细选,从“源头”储备“活水”
实施“雏雁储能”计划,通过“三票一定”的方式,由群众票荐谁能“备”,村民票荐谁愿“备”,村民、党员代表票评谁够“备”;结合区级“请进来+走出去”和镇级“按需施教+点单教学”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后备干部能力水平,形成“村级后备干部—村常职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的梯次培养体系,建强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精心培育,在“一线”锤炼“本领”
实施“头雁领航”计划,依托“征服大峡谷”“坚守紫云山”“飞跃蓑衣岭”等10条红色研学线路,开发《大瓦山的笑声》和《转转花开》等基层党建、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特色培训课件;推行“1+1”导师帮带制,开展“新老书记”结对子和乡镇班子成员包村帮带,评选市区二级“担当作为好支书”,打造“书记示范微党课”,以“线下授课+线上培训+拓展体验+学员论坛”的方式,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精细管理,立“规矩”画好“方圆”
实施“群雁齐飞”计划,紧盯村务决策、财产管理、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更新完善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全面推行竞职、履职、辞职“三项承诺”制度,探索制定“五看五到”监督管理机制,细化“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细则,实现对村“两委”区级巡察“全覆盖”、乡镇监督“定期化”;常态坚持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对10余名敬业奉献的村党支部书记举行了荣退仪式。
精准激励,让“知行”做到“合一”
实施“鸿雁激励”计划,建立责任清单和配合清单,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坚持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事业编制人员,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报酬经优化调整后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已为181名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和意外保险;探索通过股权结构适度开放、经营收益二次分配等方式,将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按比例用于表彰奖励对集体经济作出贡献的村干部,让村干部有干头、有盼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