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7日电 (唐洁 韦红莉 杨博)进入11月,位于泸州古蔺河畔永乐街道的33000余亩柑橘陆续进入成熟期,如今山坡上、坪坝里、河岸边,圆润饱满的各类柑橘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树枝,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橙香,大山里一派丰收美景。

在永乐街道永吉村新乡贤阮开琴的椪柑果园里,满山满树都是金灿灿的“小灯笼”,丰收喜人。但椪柑不同于其他柑橘类,椪柑皮薄,经不起“风霜”,如何能让这满山的椪柑保持在最佳状态,又能卖到最长时长新乡贤阮开琴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法子。
“我们家种植碰柑7亩,今年预计产量2万斤左右。目前,我们正在对椪柑树进行整树盖膜,这样即可以防冻、防霜、保鲜,还可以让果子在树上慢慢自然成熟。到来年1,2月份都可以有新鲜的椪柑卖。”据新乡贤阮开琴介绍,现在的椪柑还有很多在七成熟,进入11月后,雨水又开始增多。此时盖膜,可以让椪柑一直在树上吸收大自然的阳光水分,但是又不被“风霜”打落或打斑,这样慢慢成熟的椪柑,囊壁薄,更多汁,甜度也更高。
“我每年都要来买‘永吉椪柑’,好吃得很,一家人都特别喜欢。”顾客陈国慧是“永吉椪柑”的“忠实粉丝”,据她介绍,“永吉椪柑”一入口便汁水满溢,清甜的味道弥漫口中,又有些若隐若现的微酸,恰好提升了整颗椪柑的风味。因品质高、味道好,以新乡贤阮开琴种植的椪柑为代表的“永吉椪柑”还曾荣获“中华名果”称号。
据悉,柑树“盖被”后,种植户还可根据椪柑的成熟度和售卖情况自行控制每天的采摘量,极大限度保证了每颗果子的品质。得益于乡村振兴的四川省金土地工程,永吉村完善了旱地坡改梯、生产路和农渠等基础设施,321国道贯川永乐街道,便捷的交通运输和良好的口碑,让“永吉椪柑”供不应求,很多农户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把果子卖完。
“我们永吉村的椪柑产业在2000亩左右,主要是农户自行种植,村委提供技术培训以及田间的技术指导。每亩产量可以达到6000斤左右,农户的每亩收入在12000元左右,线上和线下同时销售,供不应求。同时,周边企业单位学校还会组织起来体验采摘乐趣,带动乡村游。”永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徐江介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