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创业“巡诊”找症结明思路 高县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突破3000个
2023年12月12日 13: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吴平华 王宗强)近日,据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透露,高县返乡创业农民工就地创办各类大小企业已突破3000个,新吸纳就业人数1000余人。

车间里,机械化作业。王宗强 摄
车间里,机械化作业。王宗强 摄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民工人才回流态势正逐渐增强,为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服务工作,高县人社、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执行和用好用活创业就业政策,通过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园,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资本等工作,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到服务保障都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注入了家乡的温情。

  “现在你的企业运行怎么样”“用水用电有没有困难”“板材家具的品质和销量如何.....”。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今年以来,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干部职工纷纷走进企业,开展创业“巡诊”,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找症结明思路。在高县来复镇百花村久晟木业有限公司的家具生产车间里,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同志们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积极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出主意想办法,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胡泽强是高县来复镇百花村返乡创业农民工,也是久晟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2019年,胡泽强从浙江、成都等地打工回乡创业,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定制最先进的板材家具机器设备,创办久晟木业有限公司。经过4年的努力,企业逐渐走上正轨,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还带动了本村50余人就业。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受信息渠道的影响,导致产品的销售量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同志们在巡诊过程中,经过认真调查分析,针对胡泽强家具销路问题,提出了规范管理,创办自身品牌和“加快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意见和建议。2022年胡泽强被评为“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明星”。2023年,胡泽强实现年产量2万平方米,年产值1千多万元。

  春节将至,在高县罗场镇马店村,张晓琴与丈夫余三娃正忙着检查每一个烟熏后的板鸭,生怕有一点质量问题。2019年,张晓琴夫妇返乡创业,开办美食小作坊,做起了板鸭生意。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扩大美食小作坊规模,成立高县相燚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余三娃板鸭”品牌。在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用手工一根根的拔去残留的鸭毛。张晓琴介绍说,他们一直以“传承弘扬制作技艺,精工制作食品”为宗旨,所有鸭毛全部由人工处理,绝不使用松香等任何脱毛材料,要让消费者食用安全,吃得放心。张晓琴说,当前急需提高品牌知名度,让“余三娃板鸭”走出宜宾,走出四川。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同志们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帮助其出主意,想办法,提高品牌知名度,并通过微信平台、抖音、新媒体等线上线下推介高县返乡创业品牌,讲述农民工返乡创业故事。

  截至目前,该公司年加工制作板鸭3万余只,年产值400余万元。腌腊制品不仅满足当地百姓常年需要外,还通过网络平台远销全国各地。2019年以来,“余三娃板鸭”先后被收录进高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四川电视台推荐美食等奖项。

  创业“巡诊”找症结,助力返乡创业思路明。高县人社、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通过走基层,访企业,与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促膝谈心,详细了解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把中央“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精神落地落实。据悉,高县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已超过1亿元,农民工就近就业补贴25.66万元。完成劳务品牌、返乡创业培训1170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