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8日电(吴平华 宋林 周辉)近日,简阳市踏水镇泉水村的小金瓜进入采摘期,一颗颗小小的金瓜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不仅点亮了泉水村的致富路,更带动了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走进踏水镇泉水村,一排排大棚里早已是一派繁忙热闹的丰收景象。一颗颗圆滚滚,黄彤彤的金瓜,犹如一个个小灯笼成对的挂在藤蔓上,十分惹人爱。这些小金瓜是村里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泉水村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阳市踏水镇泉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华林:今年金瓜的亩产量能达到6000斤,现阶段每一斤售价是2.5元。今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加上花菜、小麦,预计能达180万元。

2020年泉水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21年5月,简阳市踏水镇泉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正式成立,泉水村坚持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出“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村里流转了600亩土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结合当时政策,用了一部分帮扶资金搭建了31.7亩的大棚,然而这些大棚里要种什么?村里应该发展什么作为特色产业?如何防止脱贫户返贫?又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带领村民增收?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村“两委”面前。
简阳市踏水镇泉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华林:头两年,我们自己摸索,但是种出的金瓜效果不好,产值只达到一两千斤。产量起不来,效益增不了,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打破僵局,村“两委”不断外出学习取经,组建产业党小组,引进金瓜种植技术员,优化发展模式,整合利用帮扶资金入股“三青水缘”公司,积极对接联系火锅底料生产公司及农产品收购企业,大量发展订单农业,确保金瓜销路。
订单农业的实施,让泉水村的金瓜不愁销路,一个个小金瓜成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金疙瘩”。不仅如此,村集体经济还发展了620亩小麦、200亩花菜、200亩油菜,“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正加速形成,同时,还为30余名村民解决了长期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多份收益。
简阳市踏水镇泉水村村民陈立忠:除去土地承包费,打工的每个月有两千多,加班的十块钱一个小时,很满意。
村民有了固定收益,也有了盼头,干起来更有劲儿了,村集体经济也如芝麻开花。2022年,村集体经济销售收入由61.8万元提高到180.8万元,净利润由2.8万元提高到40.6万元,今年预计还将增收40余万元。
2023年,简阳市踏水镇全镇连片种植水稻1050亩,玉米、大豆套种1300亩、小麦4800亩、蔬菜420亩,粮油产业预计实现产值约200余万元。
小金瓜撬动了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小村庄为全镇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活水。近年来,踏水镇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引擎,积极探索“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抢抓建设三星片区万亩高品质粮油示范园区契机,不断扩大粮油产业种植面积,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延伸产业链,加快构建“两带一园”特色产业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