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畜”势勃发 跑出村民致富路
2024年05月16日 13: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 (吴平华 李媛媛 吴孟颖)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商州镇立足生态、山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引导带动一大批农户走上增收致富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振兴。

卢光宗将黑山羊赶上山坡。李媛媛 摄
卢光宗将黑山羊赶上山坡。李媛媛 摄

  在商州镇丰岩村村民卢光宗的羊圈里,一百余头黑山羊把羊圈挤得满满当当。早上11点左右,是黑山羊“放风”的时间,卢光宗打开栏舍门,羊群一涌而出,领头羊带着羊群朝着山涧奔去。羊叫声混合着铃铛声,宛如一曲悠扬的山地牧歌,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许多生趣。

唐清学正在喂养“跑山猪”。李媛媛 摄
唐清学正在喂养“跑山猪”。李媛媛 摄

  2022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卢光宗回到家乡,投资30余万元,养殖起了本地黑山羊。2024年初,卢光宗的羊圈建成,他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分批投放种羊,开始了创业之路。

  “现在大约有100只羊,长势还是比较好。喂到明年冬至以前,可以卖大概70只左右,收入可能有7万元左右。”卢光宗表示,自己想逐渐扩大养殖规模,自己信心十足。

  丰岩村地广人稀、植被茂盛,为山羊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近年来,羊肉价格稳定,行情较好,吸引了不少村民养殖黑山羊。

  “丰岩村目前有8户黑山羊养殖户,其中有3家家庭农场,全村黑山羊存栏数有1000多头。”丰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一文表示,丰岩村将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机制,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打造丰岩村特色的黑山羊品牌,从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商州镇民乐社区村,村民唐清学就靠着大山养殖起了生态“跑山猪”。

  晚上7点多,唐清学提着桶、掂着勺,将专门配置的猪食撒到猪圈中。猪圈里,一头头“跑山猪”膘肥体壮,长势喜人。

  民乐社区村生态环境良好,牧草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2022年,在村“两委”的鼓励下,有着多年养猪经验的唐清学开始大规模养殖生态“跑山猪”。唐清学表示,“跑山猪”出栏周期在12个月以上,主要喂养玉米、大豆等粮食,除了吃、喝、睡,都在山坡上自由活动,不易生病,肉质较为细嫩,经济效益也高于普通生猪。

  “目前我们的‘跑山猪’存栏有200头左右,准备用100头卖成鲜肉,另100头做成腊肉来卖。”唐清学介绍,鲜肉按正常的价格大概能卖30多万元,做成腊肉大概能卖40多万元,综合下来一年能有70余万元的收入。

  “在唐清学的带动下,我们的商州腊肉走得很远,通过直播等电商发展的方式,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代销。”民乐社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海军表示,目前全村想将商州的“跑山猪”品牌作为契机,希望能销往各地的大型商超以及全国各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商州镇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吸引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创业,像卢光宗、唐清学这样发展生态养殖、吃“生态饭”的人越来越多,昔日的“穷山荒山”不仅变成了今天的绿水青山,而且还成为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叙州区商州镇党委书记李建表示,下一步,商州镇将结合地理优势,在厂坝村新建黑山羊养殖基地,计划在2024年底将黑山羊养殖规模扩大到2万只以上,“跑山猪”规模扩大到1000头以上,形成400亩连片规范化稻虾综合种养基地。 (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