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8日电 (李洋叶南君)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丰收忙。当前,小麦已陆续进入收割季,游仙区各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开镰收割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在游仙区魏城镇,一排排收割后的麦茬被留在田间,轰鸣的机械声奏响小麦“丰收曲”。数辆收割机正在金黄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切割、剥壳、脱粒……在农机驾驶员的操作下,整个收割流程一气呵成。

“我今年种了一千多亩小麦,今天大概收了100多亩50吨左右的麦子,因为我们家晒麦子、放麦子的地方有限,所以打算拉到镇上的粮食烘干基地去,那边又能帮我把收的麦子烘干,又能帮我存放麦子。”宣化村种粮大户李世帮表示,管烘管存的烘干基地,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放心扩种小麦。
“你这批麦子水分还是比较均匀的,质量很好。”“这是今天刚收的,直接运了过来。”魏城镇粮食烘干基地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多辆运粮车按序依次进行称重、抽样、水分检测等流程。烘干区域内,工作人员正在机器控制面板前设置烘干温度、时长及湿度。设置完成后,金黄的小麦颗粒便被履带源源不断地传送进烘干塔进行烘干。

“我们基地有两座烘干塔,每天可以24个小时不间断工作,一天可以烘干小麦800吨,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预计可以达成两万四千吨的小麦烘干量。”魏城镇粮食烘干基地负责人申超说。
据了解,为了确保小麦烘干后的品质,魏城镇粮食烘干基地引进国内先进烘干技术。烘干塔内设有七个烘干段,运用履带将小麦运送至最高处,再自上而下经过七次烘干,最后从下方流出的小麦的湿度便达到了入库储藏的标准,能够大幅度地节省烘干时间。除了提供粮食烘干、仓储服务,烘干基地还会按市场价标准对粮食进行收购,今年以来,已经收购了三千余吨小麦,总价值七百余万元。

“我们的服务范围是覆盖全游仙,面向全四川,来我们基地烘干的客户越来越多,烘干量也越来越大。”申超介绍,下半年,魏城镇粮食烘干基地预计将再建设一座日烘干量六百吨的烘干塔,同时扩大储藏空间,提升烘干、仓储能力,进一步助力粮食颗粒归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