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1日电 (李同周)眼下,正值小春作物收割和大春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连日来,西充县各地相继进入抢收抢种的忙碌状态,各种农机开足马力,轰鸣声此起彼伏,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日前,在西充县太平镇乐河寺村,麦浪滚滚,三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高速作业。收割机将麦穗吞进“肚”里,经过脱粒后,麦粒从收割机的储粮仓中倾泻而下,装入停在路边的运粮车。一辆辆装满了麦粒的运粮车随即运往烘干房烘干。
“今年我家种了10亩小麦,用收割机不到2小时就收完了,真是太快了!”该村村民赵兴龙高兴地说。
在该镇印台山村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两台乘坐式插秧机在田地里穿梭,高速作业,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地插入水田里,为稻田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装”。
“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30亩左右,而人工的话一天最多能插一亩左右,一台插秧机能顶上30个人工的效率,省时省工又省钱。”西充县太平镇副镇长李晨介绍,机械化作业具有简单方便、速度快等优势,为此,近段时间,该镇组织80余台农机进行抢收抢种作业,同时组建3支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劳动力短缺的农户插秧、收割等,确保不误农时。

太平镇小春作物收割和大春作物种植只是西充加快春收春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该县春收油菜面积21.03万亩,总产量4.3万吨;小麦面积17.9万亩,预计产量近6万吨;计划完成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3.77万亩。为确保完成农业生产目标任务,西充县大力推广普及现代化科技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目前西充39家农机专合社配备无人机、插秧机、自动收割机等农业机具一万余台,向农户提供机耕、机插、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
据了解,去年以来,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西充县建设了智慧农机+综合农事服务综合体,把全县农机纳入智能化管理,通过农机智慧服务手机APP,实现“找农机、找农活、找机手”网络化、一站式无缝对接。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种植效益,破解了农业生产成本高等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粮食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