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全国用种50%以上!“绵阳莴笋”这样领跑全国
2024年05月22日 19: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2日电 (汪邦坤 李静洁)五月是莴笋新品种研发的关键时期。5月21日,位于游仙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种质资源圃内,科研人员正忙碌着去雄、授粉等关键环节,为培育莴笋新品种进行新一轮的准备工作。

位于游仙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种质资源圃。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位于游仙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种质资源圃。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通过杂交育种,我们成功选育出了绵高青1号、绵笋1号、绵紫笋1号等一系列新品种。”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李家慧介绍,自2010年起,绵阳市农科院便深耕莴笋研究,如今,“绵阳莴笋”已凭借其丰富的品种以及国内领先的研发和推广水平,成为行业佼佼者。

  据统计,绵阳市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研发并在市场上推广的莴笋品种高达200多个。绵阳市农科院还于2023年建立了四川省内首个莴笋种质资源库,保存了500余份莴笋种质资源,并建设了15亩的种质资源圃、种植品系600多个。这些资源不仅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需求下的品种选择,更为新品种的研发和材料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培育的莴笋品种。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培育的莴笋品种。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针对全国各地的不同生产需求,我们选育了紫色圆叶、紫色尖叶等耐抽薹性强的新品种。”李家慧进一步介绍道,“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种质资源库的优势,利用分子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先进技术,不断创制出更多优质的新材料,为‘绵阳莴笋’释放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莴笋生产基地,四川莴笋种植面积常年在100万亩以上。绵阳市莴笋研发相关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近三十年来不间断研究表明,“绵阳造”莴笋种子占全国莴笋产业用种的50%以上。未来,“绵阳造”莴笋将继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挥其独特优势,引领蔬菜种业的新潮流,为人们的餐桌增添更多绿色、健康的美味佳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