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白茧”变“红票” 珙县首季蚕茧喜获丰收
2024年05月25日 14: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5日电 (吴平华 余健 何源)宜宾珙县第一季度春茧喜获丰收,迎来春茧收购开门红。24日,在珙县在孝儿镇茧站,一大早蚕农们便开着三轮车、小汽车赶来,从车上卸下大包小包预检好的蚕茧准备上称出售。由于今年的蚕茧价格上涨,珙县蚕茧整体收获喜人,蚕农们带着一袋袋雪白的蚕茧排队等待出售,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工作人员不断重复着抽检、过秤、定级定价、开票等一系列流程,现场一片忙碌。

农户们正在忙碌。余健 摄
农户们正在忙碌。余健 摄

  孝儿镇龙窝村的蚕农张仁兵是村里的养蚕大户,家中世代养蚕,今年蚕茧价格创新高,对于他来说,今年第一批价格创历史新高,产业可谓开门红。

  “这一季我家产量大约600多公斤,预计收入一二十万。是我养蚕以来最好的一年。”孝儿镇龙窝村7组蚕农张仁兵乐呵呵的说道。

  今年以来,为实现蚕桑产业“接二连三”新突破,提升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珙县加强科技创新,在试点、提质、扩面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桑园质量,提高养蚕环节的技术,强化新拓展领域技术提升,增加蚕桑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收购站负责人说,今年第一批春茧无论从产量还是质量上都赶超往年。

  “这一季我们预计收9万斤鲜茧,今年全年共9500张蚕种,按照50斤单产来说,不会低于45万斤产量,比去年增长了20%。”孝儿茧站负责人黄驯峰说,今年的蚕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老百姓热情高涨。

  据了解,珙县今年全年共计发放蚕种23.5万张,预计生产蚕茧1.17万吨,蚕农售茧收入预计6.2亿元,综合产值30亿元。第一批次蚕茧产值预计1.59亿元,同比增长23%。下一步,珙县将深入实施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高标准建设基地,高水平发展加工,多渠道开发资源,智能化科技提升,努力将蚕桑产业建成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富民强县产业。(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