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直播赶场活动启动
2024年06月05日 20: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5日电 (苗志勇)5日,2024年“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直播赶场暨桃博园采摘节在昭化区朝阳村正式启动。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敏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启动,广元市政协副主席、昭化区委书记刘自强出席启动仪式。广元市委网信办主任蒲斌主持启动仪式。

  为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宣传推荐官授予证书现场。苗志勇 摄
为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宣传推荐官授予证书现场。苗志勇 摄

  “2024年‘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直播赶场活动从本月起将持续至12月。”广元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由广元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元市委网信办、广元市财政局、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广元市商务局、广元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昭化区委区政府主办,旨在奋力实施广元市“1345”发展战略,宣传推介全市特色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

  在启动仪式上,广供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昭化区昭化镇朝阳村现场签订了广元“832”农产品电商合作协议书,为评选出的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宣传推荐官在启动仪式现场被授予证书,宣读了《广元市网络达人推介“832”IP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呼吁更多网络达人携起手来,共同为“广元832”IP发声,倾力推介广元、宣传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磅礴网络力量。

  据了解,除当天的启动仪式外,将先后举行“网聚正能量做靓‘832’”座谈会、招募“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宣传推荐官、广元市网络达人赶场直播带货比赛、广元市优质农副产品推介抖音短视频大赛四项主题活动,围绕广元人、景、物、吃,开展农旅融合直播,持续推出广元好产品。

  “今天我在活动现场直播了约1个小时,销售了1000多斤桃子。”在启动仪式现场附近的“广元832”IP农副产品网络直播售货现场,32岁的凡敏正忙碌地向网友推介当地优质桃子。是广元市昭化区磨滩镇人,2022年从成都回到广元老家开始做农业,先是学习种植椴木香菇木耳和羊肚菌竹荪这类农产品,2024年开始发展磨滩稻鸭皮蛋,包括认养鸡鸭鹅,王家贡米、磨滩稻鱼米认养。“目前已经认养了10亩地左右,带动了10余户老百姓养鸭子和包皮蛋,做成订单式农业。前不久,经邀请来桃博园直播水果,注册桃博园统一账号,线上卖出了5吨左右,线下卖出了30吨左右,目前我也在发展咱们桃博园的果树认养,目前已经认养了20几个树。”

  凡敏忙碌地向网友推介当地优质桃子 。苗志勇 摄
凡敏忙碌地向网友推介当地优质桃子 。苗志勇 摄

  “据统计,广元的优质农产品有三千多种,其中入驻‘832平台’的有千余种。目前农特产品有机认证数量全省第一,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全省第二,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广元市农业农村局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蒋雪梅介绍,“832平台”是由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四部门指导,由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建和运营的832个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目前,广元市优质农产品已有3100余种,苍溪红心猕猴桃、剑门关土鸡、青川黑木耳、王家贡米、米仓山茶等已闻名全国,其中入驻“832”平台的有1100余种。

  “截至上月底,全市‘832平台’累计销售额已达11亿元,入驻供应商400多家,上架商品近1万种,销售额、入驻供应商和上架商品数均居全省第一。”广元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孙曦介绍,2022年底,广元财政提供专项资金保障,赋权广元广供天下电商公司组建专业管理和运营团队,创新打造“广元832”抖音IP,联动本土电商企业、网红达人,采取网红带货、直播推荐等方式将广元特色产品及老字号等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并将“采购人”范围从行政事业单位扩大到全社会,让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广元农副产品销售的有力推手。“近年来,广元市以‘832平台’为抓手,切实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不断创新数据+平台融合渠道,成功打造了以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深度合作、社会组织助力、市民广泛参与,线上线下同步、品牌多元推广、精准IP打造、网红流量导入为核心的消费帮扶‘广元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广元山区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和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