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德阳罗江:抢抓农时插秧忙 美丽乡村好“丰”光
2024年06月12日 19:0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 (刘静)农田处处染新绿,水稻插秧正当时。近日,罗江区的稻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夏种时节,走进罗江区顺河村连片种植的水稻田,顺河村的村民们正将一棵棵秧苗整齐地排列在稻田中,一片片新绿蔓延开来,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劳作画卷。

  “制种水稻主要是考虑间距和密度问题。”东娃子家庭农场农场主刘孝东介绍,“我们的制种水稻,主要采用三行父本和十八行母本的栽插方式,主要是方便以后无人机进行扬花。”

  2023年东娃子家庭农场种植了50余亩制种水稻,经过一年的努力,农场主的种植经验有了提升,今年便又增加了种植面积,目前已达130余亩。“去年我们的亩产量达到了460斤,亩产值是3000多元,每亩纯收益达到了2000元。”刘孝东说。

  据了解,种植秧苗最不可缺的便是水,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保障农田用水,罗江区调元镇水利岁修掏淤支渠22公里,全镇堰塘蓄水200余万立方米,确保了1.5万余亩农田春灌和大春生产生活用水。“自去年12月以来,罗江区调元镇就采取镇上补助一部分、村上组织群众同工酬劳的方式,对村上灌溉用水的渠道进行了清淤。今年2月份开始,我们还组织了专门队伍对宝文支渠、42支渠等重点主渠道进行了清淤清杂。保障用水过程中,我们还加强与罗江区水利局、都江堰水利站联系,及时了解都江堰来水情况。”调元镇党委委员倪小军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