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合江:“草根书记”的乡村振兴梦
2024年06月28日 14: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8日电 (雷楠 王子美)“汪书记早,吃早餐了吗?”“汪书记这么早就开门,生意指定好。”每天“汪长银副食经营部”的卷帘门刚一打开,店外经过的乡亲们便熟络地跟他打着招呼。汪书记叫汪长银,今年57岁,是四川泸州合江县九支镇石顶山村党委书记,同时经营着一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副食小卖部。

  “汪书记是个热心人,是我们石顶山村的好书记,一心一意为我们办实事嘞!”谈及汪书记,村民们给予了一致好评。

  汪长银从小家庭困难,初中辍学后务过农,打过零工,开过餐馆和副食店。2004年2月,为增加一些收入,更好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汪长银打算在以前副食店经营类别的基础上试试增加卷烟零售生意,于是他着手申请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当地烟草专卖局在审核各项条件后,依法依规为其办理了许可证。从此,汪长银在烟草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敢于探索尝试,努力改善店面经营,副食小卖部也逐渐有了稳定的客源,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生活好了,我就有时间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村里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谈起生活中的情怀,汪长银如是说。

  2004年,深得村民信任的汪长银当上了大沙村村主任。2020年5月,大沙村并入石顶山村,汪长银担任了村党委书记。“作为村里的党委书记,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是我应尽的责任。”从农民成长为村党委书记,这位“草根书记”始终把村民的好日子作为奋斗的方向。

  四年间,汪长银坚信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认真研判石顶山村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还制定了详实的发展计划。他带领全村干部修建安全住房,抗击新冠疫情,严控非洲猪瘟,新建硬化村内道路,打造优质的竹业、中药材、金钗石斛种植基地……

  石顶山村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每年有10万余元的集体收入。在汪长银的带领下,村子还靠着川滇黔边区工农红军游击纵队指挥部遗址桂林园、“小石顶大石”奇石景观、石顶山寺庙等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基地,逐年逐步完善项目建设,引得周边游客到此打卡。

  石顶山村的事没有小事,每一件都要从始至终、亲力亲为,这是汪长银秉持的工作态度。2022年12月,石顶山村迎来脱贫攻坚国家级评估。尽管当时已经感染新冠病毒,但汪长银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最终,石顶山村迎检工作十分顺利。今年2月,石顶山村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的荣誉表彰。

  当被问到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汪长银笑着说:“继续帮助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想让我们村越来越好,乡亲们都能过上好生活。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在村里新建十栋民宿搞旅游开发,因地制宜把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以产业振兴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