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南充顺庆激荡人才联盟“活水”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07月09日 21: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9日电 (张艾佳)“谢谢你的调解,没想到我们几兄弟不但没有因为分田闹上法庭,反而化解了之前的矛盾,一家人可以吃个团圆饭了。”7月8日,在南充市顺庆区新复乡四方寨村,一场看似棘手的村民矛盾在四方寨村法院特邀调解员王川的巧妙调解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展现了他在处理基层矛盾中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功底。

“法律明白人”王川向村民普法宣传。张艾佳 摄
“法律明白人”王川向村民普法宣传。张艾佳 摄

  自王川在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起,就与调解工作搭上了缘分。村里的每一次矛盾纠纷调解几乎离不开他,王川对村里每户人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因为处事公平、说话在理,深得群众信赖。

  “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一旦出现矛盾,就及时就近解决。”王川表示,今年四方寨村创新推出从该村基层干部中聘任的2名特邀调解员“上任”,面对面、全天候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使得矛盾和问题在第一时间、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解决。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普之以法,帮助村民懂法、守法、用法。”王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便是“法律明白人”。调解完村民矛盾后,王川便挨家挨户敲响了村民的家门,将部分法律知识送到他们手中。

  有“法律明白人”当参谋、出主意,村民再遇到与土地承包、移民搬迁、婚姻家庭、财产纠纷、赡养继承等方面的问题,心里就更有底气了。

  在王川和其他“法律明白人”的共同努力下,四方寨村矛盾纠纷不断下降,群众法治意识日渐增强。

  当天下午,四方寨村的服务乡村振兴法官工作室同样热闹非凡。顺庆法院法官助理吴育鑫和同事一起来到这里,开展送法进乡村、进产业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支撑。

  “村民如果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前来咨询,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帮助。”在该村的服务乡村振兴法官工作室里,吴育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村民讲解法律知识,现场答疑解惑。

  吴育鑫介绍,服务乡村振兴法官工作站旨在精准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增加乡村地区司法资源供给,满足新发展阶段“三农”问题对司法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依托工作室进行法治宣传、法律咨询、诉源治理、提出司法建议等职能,助力乡村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以前部分群众法治意识和观念淡薄,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乡村干部队伍中普遍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法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乡村全面振兴。”新复乡党委书记李勇介绍,2022年11月,新复乡率先在全市挂牌成立了首个“服务乡村振兴法官工作站”。2023年,在顺庆区委组织部的统筹指导下,与顺庆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按照“1+8”的工作思路,在天生桥村活动中成立了乡村振兴法律人才服务联盟总站,又在全乡剩余的7个村(社区)分别成立了“乡村振兴法律人才服务分站”,实现了法律人才乡村全覆盖。

  “有了强有力的法治乡村建设,我们现在统一思想,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把村民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搞建设、抓生产、促发展上来。”李勇介绍,通过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成立“强村”公司,大力发展经济,让村民收入持续增加。

  目前,新复乡在民主法治、村容村貌建设、和谐发展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正朝着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目标砥砺前行。

  成立新复乡乡村振兴法律人才服务联盟,播撒法治种子,只是该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充市顺庆区整合辖区13个部门单位、6所高校院所、846名专业技术人才,设置粮油、柑桔、法律等17个特色产业人才分联盟。通过联盟搭建人才交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合作、金融支持、政府服务等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