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3日电 (刘刚 刘瑞 万聪)近日,在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一处336亩的高标准农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迎来了建设完成后的头年丰收。期间,收割机在绿意与金黄交织的稻浪里来回穿梭,一排排成熟的稻穗被卷入收割机,收割、脱粒、碎秆还田一气呵成。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片农田之前都是散碎的小田,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都成为了面积5亩到10亩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农田,特别是水稻单产从之前580公斤提升到了测算的630公斤,不仅收益提高了,还降低了劳动成本。”据古佛镇农业中心主任范国利介绍,全镇耕地面积5.7万亩,早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5万亩,今年还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经过建设后,全镇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整治率将达到80%,对农业生产、农机化作业起到极大推进作用。
“今年我打了上万斤稻谷,收入也超万元了!高标准农田产量好,效益也不错。”古佛镇凤仪村村民余启彬说,自己的8亩地经过改造后,水电都通了,路也好走了,还能开展机械化作业,种地省心了不少。
富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坦宽阔的机耕道路、科学合理的田块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着重改善了农田的基础设施,为农业机械的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当地农户带来好处。
据悉,让“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才能筑牢农业根基。富顺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计划在2032年将该县符合建设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在此基础上,多级管护促进项目区产业发展和运营,建立长效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真正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确保全县高标准农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