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汶川:小蜗牛“爬”出富民兴村新赛道
2025年05月09日 15: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9日电 (童丽媛)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特色农业成为激活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在汶川县水磨镇凤凰村,小小的白玉蜗牛,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白玉蜗牛。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走进凤凰村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白玉蜗牛正在悠闲地进食、爬行。与传统的家禽家畜养殖不同,白玉蜗牛养殖占地面积小、劳动强度低、市场前景广阔,非常适合作为乡村特色产业进行发展。

  “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发现白玉蜗牛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便决定在村里尝试发展这个产业。”凤凰村副主任钟佩铃介绍道。“目前我们的白玉蜗牛有35000只左右,到今年8月就可以出栏,每只蜗牛一年能产2次,每次在150至300只左右,零售价每斤28元。这个场地是由原本的养猪场改建而成的,以后还会用村民的闲置房屋,来作为养殖白玉蜗牛的场地。”

白玉蜗牛养殖场。汶川县宣传部 供图

  目前,凤凰村的白玉蜗牛养殖已成规模。在销售方面,凤凰村积极开拓市场,与多家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白玉蜗牛不仅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能加工成蜗牛冻肉、蜗牛罐头、蜗牛面膜等产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同时,村里还借助电商平台,将白玉蜗牛及其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小小的白玉蜗牛,正“爬”出一条特色农业的“新路径”,成为凤凰村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未来,凤凰村将继续扩大白玉蜗牛养殖规模,推动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同时依托蜗牛养殖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养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让更多村民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受益,让凤凰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