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川渝再绘两个毗邻地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施工图” “城宣万”“合广长”如何建?
2022年02月08日 09:26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探索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模式,探索欠发达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路径,探索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新举措

  主要任务

  ●共同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共同建设内外联通的现代基础设施

  ●共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共同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

  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

  在合川区、广安市、长寿区打造环重庆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示范区

  主要任务

  ●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内外联通

  ●协同推进优势产业配套成链

  ●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探索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

  日前,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至此,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的10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已有7个印发总体方案。

  此前,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5个总体方案已经印发实施。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加快毗邻地区融合高质量发展视角来看,本次印发的两个方案有何背景与特点?两个平台怎么建?记者采访了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

  析原因

  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宏观考量

  从现实来看,省际交界的毗邻地区,距离大城市偏远,往往是政策、项目实施的薄弱区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这在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和重庆市城口县所处的川东北、渝东北体现得更为明显。

  先看距离。根据国内外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半径在200公里左右,超过这个距离则递减极为明显。川东北与渝东北,距离成都、重庆主城区都超过200公里。以宣汉县为例,当地距离成都和重庆直线距离都超过250公里。

  再看发展水平。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地处川陕渝结合部的大巴山南麓,是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和原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红色资源挖掘利用不够,基础建设发展滞后。2020年,城宣万三地户籍人口210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89.6亿元。这一年,三地的人均GDP仅为同期四川全省平均值的五成左右,不到重庆的36%,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同样低于四川和重庆平均水平。

  哪怕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合川区、长寿区三地,2020年人均GDP同样低于川渝两省市的平均值。

  从落实国家战略角度考量,推动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有之举。

  “毗邻地区就像电线的连接处,连接处做好做实了,线路才能更畅通。”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紧抓住国家战略机遇,设立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积极承接成渝双核辐射,带动引领前述地区实现换道超车。

  看特点

  立足本地实际,携手补短板、促融合、护生态

  此次印发的两个总体方案有何特点?

  “立足实际,跨区协作,集中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当务之急进行综合施策。”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城宣万与合广长两大发展“洼地”来说,总体方案给出的重点任务,就是立足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优势,携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融合与生态保护。

  当前,城宣万、合广长区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存在差距。此外,城宣万与合广长同属嘉陵江等河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守护好绿水青山将是这些地区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将是当地发展的优势之一。

  《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共同建设内外联通的现代基础设施,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完善交通物流运输体系,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抓好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优化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中心镇,增强以城带乡发展能力,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积极推进大巴山生态廊道建设,实施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善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

  《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则提到,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内外联通,推进合川、广安、长寿以多制式轨道交通方式接驳重庆中心城区,构建以合川港、广安港、长寿港为中心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体系。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领域短板弱项。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探索联合河(湖)长制、林长制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采煤沉陷区、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问路径

  城宣万要为其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周边欠发达地区融入双城经济圈探新路,合广长则环重庆中心城区协同发展

  《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要探索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模式,探索欠发达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路径,探索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新举措。

  除携手补短板、促融合和护生态之外,方案提出三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共同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共建飞地工业园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路线;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强化低收入人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等。

  具体空间布局上,依托区域内重点景区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城口-宣汉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示范带、宣汉-万源绿色生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带、万源-城口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并依托3个县市中心城区打造区域发展重要支点,最终构建“一区三带三支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给出的定位是,要在合川区、广安市、长寿区打造环重庆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示范区。

  如何示范?方案给出的路径是,发挥三地区位交通条件较好、综合承载能力较强、产业协作潜力较大、三方合作基础良好等优势,按照“一廊两带三组团”的功能布局,协同推进优势产业配套成链、探索一体化发展机制。“一廊两带三组团”,即打造重庆主城区康养度假目的地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打造广安-合川与广安-长寿两大产业发展带,构建合川、广安、长寿三个组团,建成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配套区,共同打造跨省域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记者 王成栋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