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市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乡村振兴局、攀枝花市仁和区、天府现代种业园、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等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介绍,近年来四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创26年来新高,生猪出栏、油菜籽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数量全国第2,认定省星级园区155个,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两位;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水平明显提升。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府现代种业园将如何提高“川种”核心竞争力,为四川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天府良种”?
天府现代种业园水稻育种首席专家李平介绍,为提高“川种”核心竞争力,一是全省将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据悉,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已于今年9月10日正式揭牌,主要储备农、林、牧、渔、微生物等种质资源,储存能力达180万份(剂)。下一步将加快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运营,推动种业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实现资源“存”“析”“用”,为四川培育优良品种提供源头活水。
二是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布局。一方面加强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营,瞄准“川种”振兴“难点”和“堵点”,加速生物育种技术开发、优异基因资源挖掘利用、逆境生理生化研究等,实现育种技术跨越、产量瓶颈突破和绿色新品种选育。另一方面支持园区企业在川建立研发总部和区域研发中心,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种研发,加快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当家品种、酿酒专用粮品种、米粉加工专用稻品种以及具有重金属低吸附特性的本土突破性品种。
三是强化现代种业综合服务。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种业集团,筹建中国西南首个市场化现代种业创新服务平台——天府现代种业创新服务平台,精耕分子育种、品种选育、检测试验三大领域,同步开展创新孵化、成果转化。
四是强化制种基地建设。目前,邛崃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2.8万亩以上,年产杂交水稻种子约620万公斤,连续三轮获批国家级制种大县,为全省粮食生产提供了种子保障。下一步,将规划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8万亩,并继续探索优化全程机械化制种成套技术,完善制种保险制度,提升制种信息化水平,加强制种人才培育等,为高效、高质量种子生产提供保障。
五是强化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上,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玉米品种“优迪899”以1200万元的成交价成功签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一步全省将持续办好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等专业展会,线上线下推介优良品种,大规模示范展示等措施,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优良品种的加速转化,服务农业生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