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观察

2023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发布
2024年02月05日 09:33 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曹惠君

  2023年,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聚焦重点改革任务攻坚克难,党中央部署重大改革及时在川落地,自主创新改革取得新突破,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一、围绕落实“四个发力”重要要求纵深推进改革

  召开省委深改委会议,对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的“四个发力”蕴含的改革任务进行系统部署。围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改革,加快完善重大创新平台体系,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制定关于建设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构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机制的实施方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制定关于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改革,持续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快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改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资金补助方式,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出台四川省育种联合攻关实施方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都、泸县等市县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围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深化改革,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全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二、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

  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巩固深化“第一议题”“第一课程”“开春第一班”等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的意见》,发挥领导干部领学带学促学作用,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课必修课地位,健全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推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三、实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

  系统谋划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联合重庆出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加快完善市场设施,构建互联互通流通体系。协同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市场高效规范运行,发布首批7项川渝“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川渝34项“免证办”事项、9项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场景。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出台川渝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协作促进市场流通,推动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建设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开放大型仪器设备超1.3万台(套)。强化市场监管,持续破除各类市场壁垒。打造区域市场制度协同软环境和市场设施联通硬环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能级稳步提升。

  四、部署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省委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围绕兴产业、活要素、优服务、强治理,突出抓好牵引性改革,在扩权强县、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公共资源高效均衡配置、社会治理协同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大力度激发关键要素活力。研究制定《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破难,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探索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五、稳妥有序压茬推进机构改革

  省委常委会和省委编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机构改革有关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围绕10个专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四川省机构改革方案》并按程序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改革方案主要包括调整优化金融、科技、社会工作等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落实人员编制优化配置和领导职数管理要求等任务。统筹推进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召开全省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制定省本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严明机构改革纪律要求,确保我省机构改革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圆满完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六、推进差异化改革试验和集成授权改革试点

  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成都、宜宾、攀枝花、广安等地开展差异化改革试验,“一中心一方案”支持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支持乐山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制发《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方案》,在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等9个国家级和省级新区、开发区开展试点,探索以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赋予试点区域高质量发展亟需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配套一揽子支持政策。通过试点区域提需求、省直部门研究论证、省委改革办统筹供需对接,出台9个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省级授权、支持事项两项清单,推动下放或委托授权事项25项、支持事项249项。召开改革试点专题会和现场推进会,推动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七、探索建立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以超常举措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振兴发展。建立健全先发带后发、先富帮后富的体制机制,出台《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召开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在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市场开拓、劳务转移、飞地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合作,持续推进深度融合,促进共同发展进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产业帮扶为主攻方向,引导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向欠发达县域集聚。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兴,深入开展县企结对合作,全力推动托底性帮扶落地见效。

  八、建立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2”政策体系

  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出台《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行动方案》,部署开展5大提升行动,同步出台促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细化完善工作举措253条,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2”政策体系。出台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18条政策。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有效推动民营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202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195.1亿元,同比增长5.6%;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民营经营主体达876.76万户,同比增长9.04%。

  九、探索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县域和特色区域试点

  落实保护第一、突出传承优先,出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总体方案》,建立四川省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和特色区域试点联席会议,3年内投入6.5亿元,遴选20个县(市、区)和50个连片区域(乡镇、街道)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2023年,在7个试点县、10个提名县和15个特色区域试点,以保护管理为基础,以价值挖掘为重点,以传承发展为关键,以具体项目为牵引,加快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传承展示,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旅游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

  十、启动实施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

  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出台全省公安机关实施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捍卫政治安全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体系等10项重点任务,将深耕计划与平安四川建设、市域社会治理试点等统筹推进,协同推进反分维稳、禁毒防艾、反恐防暴等基层治理创新。推进深耕善治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打造风险防控体系升级版,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都、达州、泸州3市创建为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均下降29.9%,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就地解决,坚决夺取了成都大运会安保全胜完胜,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8.85%。

  (来源:四川观察)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