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一高校因开设“婚庆专业”上了同城热搜。记者了解到,这所高校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目前四川省内唯一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此外,全国还有15所高校也开设了该专业。
“我们从2014年开始申报,2015年正式招生,今年是第七年了。”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曾烛老师对记者说。
学生情侣扮演新人
在校期间至少操持三场婚礼
同学们如何上课?2020级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覃清春告诉记者:“‘实战课’会模拟结婚的全过程,但扮演新人的同学一般都是真情侣。”
回忆起女朋友第一次穿着婚纱站在自己面前时,2020级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1班班长曾昆有些激动:“当时是第一次扮演新人,我有点紧张,心想这要是真的就好了。”
在专业课程中,最受学生喜爱的是《婚礼策划实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策划板块、执行板块、运营板块。其中,策划板块主要涉及婚礼策划等,执行板块关注学生统筹、督导等能力的培养,运营板块则结合了新媒体营销等内容。
“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会有三次大型婚礼秀体验经历。”曾烛表示,学生需要在《婚礼策划实务》结业考试中,由小组策划一场“婚礼秀”,在毕业季求职双选会上准备一次“婚礼策划提案秀”,在毕业晚会上全班再共同策划一场“婚礼大秀”。
“婚礼秀”如何考核学生的水平呢?曾烛透露,主要通过“三方考核”:一方是教学老师,另一方是行业协会专家,第三方是婚庆企业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会综合考量学生的创意是否能够有效融入市场需求”。
记者了解到,受疫情影响,该专业在社会实践方面面临一定困难,而且随着婚庆市场上“婚礼堂”(即一站式婚礼服务,提供婚礼场地、婚宴餐品、婚礼策划甚至婚纱摄影、喜酒等各项服务)的兴起,教学内容也将做出修改。“下学期会新增‘婚礼堂运营’课程。”曾烛告诉记者。
毕业后一半人转行
未来会更关注巴蜀特色婚俗仪式
那么,婚庆专业就业形势如何呢?
四川省婚庆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汪静向记者透露,“去年成都有超过20万对新人,每对新人结婚平均消费在10万元左右”。对于高校开设婚庆专业,汪静认为,确实有助于专业人才的输出,现在市场很缺婚礼策划师和营销人才。但据曾烛观察,学生毕业后留在这个行业的人不到一半,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还是有些脱节。
去年刚毕业的杨鹏辉,目前在德阳一家婚礼主题酒店工作,是一名婚礼销售和灯光督导师,实习期间工资2000多,现在他已经晋升为销售经理,底薪加提成每个月有8000多元的收入。
第一届毕业生王媛媛毕业后也进入了婚庆行业。那时候她通过校招进入一家婚庆培训企业,从5000元的实习工资到基础员工的6000元~9000元月薪,后来升职为部门经理,月入过万。“由于是培训类企业,收入会比婚庆公司高一些”。不过疫情原因,公司线下培训课程受到影响,2020年底王媛媛转行了,现在偶尔也会兼职婚庆培训讲师。“其实这个行业门槛不高,但要长久发展就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王媛媛说。
曾烛表示,未来除了教学任务更紧贴市场需求外,还会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让具有巴蜀特色的婚俗仪式获得更多“新人”的喜欢。
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