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泸县法院:法润多彩校园 呵护乡村“幼苗”
2023年12月12日 16: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陈丹梅)为加强全社会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近日,泸州市泸县人民法院“泸法麒麟”普法小分队走进石桥镇马溪中学,为2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教育课。

活动现场。泸县法院供图
活动现场。泸县法院供图

  “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守法呀?”“大家了解宪法吗?”泸县法院机关党委书记陈杰向全校师生们宣讲了宪法基本知识,并向学校赠送了法律书籍,为师生们带来精神食粮。

  “大家知道多大年龄的青少年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吗?”“如果我们遇到侵害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普法志愿者赖香利以“青少年与法律”为主题,从法律责任年龄、三大法律责任、面对违法行为的自我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讲述了生动的典型案例,引导青少年尊法守法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吸毒行为违法吗?是否构成犯罪?”“同学们知道那些与毒品相关的常见罪名呢?”普法志愿者王天航详细讲解了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等与毒品相关的罪名,并邀请学生近距离观察毒品模型,由对应学生依次向大家介绍手中的毒品。最后,用“六不要”提醒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没有来源的微信链接我们可以打开吗?”“同学们平时看网络直播吗?”“你们听说过网络贷款吗?”普法志愿者陈丹梅围绕网络安全知识,通过互动问答、讲故事的方式,从微信链接、网络直播、网络贷款三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引导同学们注意网络安全,警惕未知链接,理性看待直播,杜绝网络贷款。

  活动期间,普法志愿者向师生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宣传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看得懂、记得清。同时,普法志愿者还向学生们发放了小礼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通过此次法律知识的互动学习,增进了学生对法律与自身密切关系的了解,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近年来,泸县法院依托“泸法麒麟·法润乡村”志愿服务项目,结合“民心守护”“一村一法官”工作,深入乡村院坝、农村学校、“川渝一家亲”边界妇女儿童维权站等常态化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下一步,泸县法院将持续发力,不断丰富“泸法麒麟·法润乡村”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普法方式,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乡村法治建设贡献法院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