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3日电 (吴平华 王梓阳)“同志,我家喂养参与‘母牛银行’项目的牛,喂了这么久,草料吃了不少,但是一直不长个,仔也不下,现在我想提前结束参与项目,你们能帮我联系一下吗?”近日,筠连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团林苗族乡期间,突然接到群众这不寻常的“求助”,细心的巡察干部听罢群众的话后,发现事有反常。

巡察干部当即调阅团林苗族乡“母牛银行”项目资料发现,该乡于2021年开始实行“母牛银行”项目,共投入资金140余万元,涉及4村6组20余户农户参与,该项目共100余头项目牛,分4批次从德阳中江、昭通鲁甸两地购买,牛只购买均价1.35万元,这更加引起了巡察干部的警觉。
“按理说1.35万元单价的牛只,长势应该不错……”“如果喂养的牛不长个不产仔,老百姓怎么按合同将牛还给政府……”“他们这几次去购买牛只都是由组长带队去购买,乡上的干部一次也没有去参与过……均是组长,且购买地点都在外地,其中必有蹊跷。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巡察组立即联系乡党委政府了解详细情况,并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等方式,深入查找团林苗族乡“母牛银行”项目问题“症结”。
巡察发现,团林苗族乡实施“母牛银行”项目,本意是为该乡农户持续增收、打造筠连黄牛招牌的好项目好工程,由乡政府免费提供牛本,农户喂养周期满后归还牛本及一仔,多余牛仔归农户所有。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该乡未履行职能职责进行监管,仅“电话通知”村组干部自行购买项目牛只,所报销的项目牛购买价远远高于牛只实际购买价。
弄清事情原委后,巡察组研判认为该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向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后,将团林苗族乡“母牛银行”项目牛只采购价格虚高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办理。筠连县纪委监委经过进一步调查,团林苗族乡在实施“母牛银行”项目过程中套取专项资金20余万元。2024年5月,筠连县纪委监委对涉及以上问题的7人进行立案处理,其中科级领导干部4人,所涉违纪违法资金全部追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