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8日电 近日,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民生服务办联合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全部空巢、独居老人进行了居家安全排查。
黄甲街道辖7个社区,空巢独居老人163人,老年人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本次排查,黄甲街道定制了居家安全改造清单和意向表,带动本地水电工志愿者、社区民政干部测评了163人、120余幢居民楼。
改造所需物资,黄甲街道采取“募捐+市集+补助”的方式,显著改善了50余户空巢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环境。不符合改造条件的老年人还预留了24小时“心愿卡”,方便老人及时反馈迫切需求。
据悉,黄甲街道于2024年4月正式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搭建起了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服务的平台,旨在带动社区社会组织从“自娱自乐”到“共同参与”。
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非同小可,黄甲街道社工站以“暖心黄甲”2.0为主题发布公益微创投项目,旨在以此为撬杆,联动社会慈善资源加入村(社区)社工室服务,补充社工室资金不足、人力不足、专业不足的困境。
由妇女、低龄老人、教师医生等群体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团队开始加入“一老一困一残一弱”帮扶队伍,针对困境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孤儿、退役军人、残障人士定制了10类服务,让贴心关爱有迹可循,以陪伴式支持带动组织茁壮成长。
黄甲场镇聚集了4个社区,交通复杂,人员流动特别大。为了强化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黄甲街道特别开设了安全课堂,对中小学、院落小区的未成年人全覆盖。对于特殊未成年人实施阳光圆梦,在双流区慈善会申请助学基金帮助其平等入学、平等就医;深入学校开展安全课堂;链接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医生评估特殊未成年人“身心社”状态。指导社工室、联动志愿者38人,派送“微心愿”清单66个,让未成年人获得了更多物质和精神关怀。
今年,黄甲街道针对困难老年人、未成年人在生活物质和情感关怀上不断聚力,切实回应了老百姓的真正诉求。下一步,黄甲街道将会持续发挥“五社联动”的作用,充分激活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枢纽作用和支持服务功能,有效回应老百姓急盼愁难问题。
街道将探索“慈善+社工”的资源整合方式,动员更多慈善力量加入公益服务,紧盯“一老”和“一小”服务,传递社会关爱,让困境中的群体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