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3日电 (衡欢)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基层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西充县纪委监委把握全省“完善基层监督体系”试点县要求,积极探索做实基层监督新路径,创新开展“村级巡回监督”,让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监督有温度更有力度。
“何大爷,你家的粮食直补是多少钱?这几年收到没有?”“这个退耕还林款是什么时候收到的呢?”……日前,在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该镇“村级巡回监督”走访组来到村民何天星家中入户走访。
据悉,在前期的监督走访中,有村民反映今年粮食直补款、退耕还林款没领到,监督小组立即联系村干部核实情况,并针对相关村民进行再次走访。

“针对此次走访中发现的情况,我们一定充分发挥巡回监督的作用,认真调查,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西充县多扶镇纪委书记敬光全介绍,该镇在县纪委监委指导下,抽调镇纪委干部、财政所、村纪检员等组成村级巡回监督小组,并按照人员特长细分为入户走访组、工程项目检查组、基层组织建设核查组、综合组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以前群众反映问题多是通过直接举报,或在村民坝坝会上反映,开展巡回监督后,村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宽了,内容也更深入了。”敬光全说,自开展巡回监督以来,已发现问题线索1条,为群众解决问题13件,立案1件1人。
巡回监督多扶镇桂花村是西充县纪委监委在全县23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村级巡回监督的一个缩影。2023年开始,该县按照“优势互补、力量集中、共享协作”的原则,从县、乡、村纪检干部和乡镇内部审计人员中,抽调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县纪委监委巡回监督组,到村实行交叉监督,旨在破解基层监督熟人社会“人情圈”“抹不开面子”等难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村级巡回监督小组以问题为导向,主要对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情况、小微权力运行情况、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等相关内容进村监督,每个村进村监督时间不少于两周。”西充县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徐小翠介绍,巡回监督期间,巡回监督小组每周通过“直报”方式向县纪委监委报告工作推进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巡回监督结束后,巡回监督小组及时形成专题报告,报县纪委常委会审定,并将巡回监督情况向乡镇党委以及被监督村党组织“双反馈”,乡镇纪委督促整改,县纪委监委适时开展回头看,层层压实整改责任。
据悉,截至目前,西充县已完成95个村(社区)的巡回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0余个,移送问题线索81件,挽回经济损失510余万元,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