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非法购买38万条个人信息获利 获刑3年1个月
2024年11月12日 16: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2日电(吴平华)近日,成都市青羊法院审结一起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38万余条用于贷款业务推广的案件,被告人最终获刑3年1个月。

  自2019年3月开始,肖某通过微信、线下交易等方式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然后提供给其所在助贷公司的电话销售工作人员,以通过电话方式进行贷款业务推广。其中2023年2月27日,肖某通过微信以人民币4000元的价格购买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2024年3月26日,民警将肖某挡获,查获由肖某购买并打印出来的含公民个人信息A4纸143张、用于储存肖某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的U盘五个,内含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38万余条。

  成都市青羊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肖某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远超5万条,情节特别严重,遂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案件现已生效。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账号密码、家庭住址等多种信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不仅可能导致隐私权受到侵害,还可能引发财产损失、身份冒用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日常生活中接到的各种骚扰电话,都是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的表现。法官在此提醒,公民个人信息不是商品,不能随意进行买卖。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与此同时,公民个人在上网或者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提供、分享、丢弃个人信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