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大年初七:6台角膜移植手术背后的捐献与坚守
2025年02月05日 19: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5日电(邱立)大年初七,是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病专科主任康黔教授春节大假后的第一个手术日。当天,他成功实施6台角膜移植手术,而6台手术成功实施的背后,既有医者仁心的护佑,也有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坚守,还有角膜捐献者的大爱,才得以让6名饱受角膜病困扰的患者重获光明。

康黔教授正在给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邱立 摄

  6台手术:医者仁心点亮希望之光

  2月4日,春节假期还未结束,成都爱迪眼科手术室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角膜移植手术专家康黔主任和他的团队早早来到医院,为当天的手术做准备。在准备接受手术的6位患者中,有的因角膜病变多年,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有的因意外导致角膜受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其中,年龄最小的14岁,年龄最大的76岁。

  年龄最小的阿龙(化名)来自西藏,患双眼圆锥角膜,视力逐渐下降至仅见眼前手动。这个春节,是他第一次在医院过的春节。陪伴他的父母说,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角膜供体,等来复明的机会,倍感这个春节很温暖、很吉祥。

  角膜移植手术是一项精细且复杂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康黔主任以其4000余例角移手术的成功经验,早已闻名业界,这些患者都是奔着他精湛的手术而来。当天,他从早晨8时许走进手术室,直至当晚6时才做完最后一台手术。

医者仁心点亮患者希望之光。邱立 摄

  感恩捐献:大爱善举传递生命之光

  支撑这6台手术的珍贵角膜供体,来自一群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他们来自成都、乐山等地,虽有不同的职业和背景,但他们却都做出了一个共同的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捐献自己的角膜,为他人点亮希望之光。

  周老先生曾是一位普通工人,因自认为“没对社会做过什么贡献”,所以生前决定,去世后捐献遗体和角膜;38岁的谢先生因病一直未能工作,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家属商议,决定捐献出角膜帮助他人获得光明;崇州的一位阿姨,因一场意外离世,她的家属一致选择:将她的眼角膜捐献……

  这些角膜捐献者的善举,不仅为患者带来光明,也让这个春节充满温暖与感动。

  坚守岗位:春节期间守护光明希望

  在这场光明接力赛中,有一群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的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他们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只为能够第一时间采集捐献者的角膜,为等待移植的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正在奔忙之中。邱立 摄

  爱迪眼库工作人员黄玉蓉、江红玉、杨微翔等就是其中成员。春节期间,他们一旦接到红十字会通知,就会立刻出发奔赴。虽然路上很辛苦,但想到这些角膜能够帮助患者重获光明,他们说,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康黔主任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爱迪眼科将继续秉持传递光明的使命,为更多角膜病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他呼吁更多人关注角膜捐献事业,让爱与光明在更多人的眼中延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