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9日电 (周亮)近日,南充市蓬安县金溪大桥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进行打桩、焊接等作业,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协同运作。
“金溪大桥全长80米,桥面宽9米,采用3跨预制T梁结构,设计荷载为三级公路标准。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金溪镇场镇交通压力,改善平头乡、鲜店乡及金溪镇等沿线8万余群众的出行条件。”施工现场负责人说。
“多亏了姚代表,长期困扰大家的交通问题终于要解决了!”金溪镇居民李大爷说。他口中的姚代表,就是蓬安县人大代表、金溪镇唐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姚黎明。

“钢筋间距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事关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作为群众推选的项目质量监督员,姚黎明一边用卷尺比量着钢筋的间距,一边告诫施工人员。
据了解,金溪镇位于嘉陵江畔,地势狭窄,主街宽度仅10米左右,仅靠一座大石桥与平头乡、鲜店乡相连,交通压力大。每逢节假日或赶集日,街上车辆、行人拥挤不堪,不仅影响出行,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因此,姚黎明多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居民、商户和司机,详细记录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在蓬安县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在金溪镇滨河街修建大桥以缓解交通压力的议案》,并提出了修建的具体方案。该建议得到了蓬安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该县交通局、金溪镇党委政府多方努力,金溪大桥项目于今年正式启动,预计明年春节前实现通车。
从群众期盼到代表建言,从图纸规划到开工建设,金溪大桥的诞生,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蓬安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让县乡人大代表的“金点子”真正转化为惠及人民的“金果子”。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蓬安县人大代表罗发九、周瑞珍等在调研中发现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服务等方面面临困难,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该建议被该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后,蓬安县政府及时出台《环境大优化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蓬安县涉企服务“绿色通道”专班运行实施方案》,工业园区组建涉企审批服务专班,将43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园区办理,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促进3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涉企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6个工作日内。
“太方便了,必须点赞!”市民王先生对设置的潮汐停车位竖起大拇指。而这一便民举措源自蓬安县人大代表徐麟、成涛等提出的“关于在城区设立潮汐停车位”的建议。蓬安县公安局采纳代表建议,明确除全时段禁停路段外,其余路段当日19时至次日8时允许临时停放,共增加潮汐停车位2000余个。
不仅如此,对于超时或违停的车辆,交警实行“先行提醒纠正”执法模式,在10分钟内将车辆驶离的不予处罚。这种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赢得了群众点赞。

在乡村振兴一线,代表建议同样开花结果。“出租集体闲置荒地、山坪塘等45亩,增收1.8万元;盘活闲置羊场,增收1万元……”在新园乡宽敞沟村,村民唐超国掰着手指头细数村集体经济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蓬安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闲置集体资产处理”的建议。该县农业农村局指导镇村通过“四个一批”模式(便民服务提升一批、公益事业改建一批、集体经济使用一批、市场运营开发一批),盘活用好村公有资产。
近年来,蓬安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建议督办机制,采取“清单+台账+销号”管理,开展“跟踪问效”“回头看”和“二次督办”,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从优化营商环境到改善民生福祉,从推动乡村振兴到促进社会发展,如今,蓬安处处都能感受到人大代表履职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蓬安县人大代表们用实实在在的履职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现代化蓬安建设中书写着为民履职的崭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