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5日电 (记者 刘忠俊)近日,甘孜州举行“金山卫士·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比武演练,来自该州18县(市)200余名应急救援队员围绕“野外驻训保障、作战给养保障、无人机灭火运用”三大科目竞技,模拟真实火场环境检验实战能力,彰显“金山卫士”应急铁军本色。
据了解,此次演练聚焦科技赋能,其中“无人机灭火运用”科目竞争尤为激烈。作为森防救援的“空中眼睛”与“投送尖兵”,无人机的火情侦察效率、物资投送精度直接关联救援时效与队员安全,成为演练核心看点。
“3、2、1,开始!”随着裁判员指令,3处模拟火场烟点腾起白烟,18支队伍的无人机同步启动“烟点定位、二维码拍摄、管带投送、物资回收”任务比拼。?雅江县“90后”飞手洛绒泽仁展现出高效侦察能力,无人机起飞不足两分钟,他便通过热成像画面锁定“1号烟点,东南方向,坡度70度~80度”,并实时向地面传递信息。按规则,飞手需在5分钟内完成3处烟点定位,超时将影响团队成绩。“早一秒确定火源,就能多一分灭火主动权。”甘孜州森防指专职副指挥长李铁表示,该科目既比速度,更比精准度。最终,雅江县代表队获该科目第一,并夺得演练总成绩一等奖。
完成烟点定位后,无人机需在烟雾环境中拍摄二维码取证,考验设备稳定性与飞手操控力。康定市飞手吉呷紧握遥控器微调机身,成功采集清晰图像。“科技让防灭火更高效精准,必须持续更新技术装备。”康定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中队长降初泽仁直言演练收获。
载重无人机管带投送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新龙县代表队的六旋翼无人机抵达投送圈上空后,投放装置启动,三根管带精准落入直径2米的圈内,现场掌声雷动。据介绍,该环节是检验无人机实战作用的关键指标。
地面行动中,找点队员需依据无人机坐标寻获目标点、取回标识卡片,并带回管带与12个发烟罐。得荣县队员格绒邓珠凭借敏捷身手,率先找到首个目标点,成为地面环节的亮点人物。“演练暴露了三项不足。”九龙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苏勰翀坦言,一是复杂地形协同存在信息传递慢、配合断层问题;二是极端环境下部分队员决策犹豫;三是器材操作有疏漏,新老队员技能传承不扎实。他透露,针对这些问题,已制定强化联合作战训练、增设高压情景模拟、推进“老带新”技能传承等整改方案。
据悉,此次演练立足甘孜州“山高林密、坡陡崖悬”的地形特点,以“实兵、实景、实装备”模式展开,覆盖帐篷搭建、后勤保障、灭火技术运用等全要素,全面提升了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为筑牢森林草原安全防线奠定基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