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封面新闻

14年前的一个下午 袁隆平高度赞扬成都水稻高产示范区
2021年05月24日 09:33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国人哀痛。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水稻栽培专家任万军教授清楚地记得,自己在2007年曾陪同袁隆平参观位于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水稻高产示范片。看着田间涨势良好的稻穗,袁隆平很高兴,高度赞扬了示范片的建设工作和田间水稻的长势,肯定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前阶段研究的优化定抛、机插秧等技术能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潜力。

袁隆平与任万军

  时间回到2007年8月19日下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在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教授、任万军副教授和郫县农发局骆开富局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水稻高产示范片。

  战旗示范片是四川农业大学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核心区,也是郫县示点“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核心点。

  在四川农业大学和郫县农村发展局负责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下,由业主张寿宽规模化经营。主要示范杂交稻组合为Y两优1号、Y两优2号、川香9838、II优498和冈优188等。示范片运用水稻优化定抛技术、杂交稻机插秧技术,充分发挥了杂交稻品种的产量潜力。通过理论测产,2007年示范片水稻平均产量达681.6公斤/亩,最高产量达800.2公斤/亩。

  袁隆平边走边看,显得十分高兴,还饶有兴趣地和业主任万军、张寿宽等合影留念。

  “他高度赞扬了示范片的建设工作和田间水稻的长势,肯定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前阶段研究的优化定抛、机插秧等技术能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实现了种三产四的目标。”任万军说。

  (图据受访者)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