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成都日报

2024四川高考,哪些考生可以享受录取照顾政策
2023年11月24日 09:21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日前发布了《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享受录取照顾考生及特殊类型招生考生的申报与公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几类考生可申报录取照顾政策。

  哪些可享受录取照顾?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烈士子女;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烈士、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消防救援人员、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英雄模范(含转制前获得的相应奖励)、在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和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的(不含辞职、辞退)消防员,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烈士、英模、因公牺牲和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人民警察的子女。

  考生申报需注意什么?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在服役期间立功受奖的退役军人在户口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报名后,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2004年以前个别地方未发证的,持安置地民政或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持获奖证书原件到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登记审核。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报名后持退役军人证原件及复印件,送当地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其审核程序同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在服役期间立功受奖的退役军人。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以及其他现役军人子女。以上类别考生报名后,持相关证明材料送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审核。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在高考报名后,持父(或母)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子女关系证明到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

  县(市、区)招考机构受理残疾考生提出的申请后,组织成立由招考机构、残联、卫生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构成的专家组,对申报残疾考生身份及残疾情况进行审查和现场确认,结合残疾考生的残疾程度、提出的合理便利申请以及本地考试组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经省侨办、省台联审查合格的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名单,由省侨办、省台联于2024年4月29日前送省教育考试院。

  记者 赵子君

  (来源:成都日报)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