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新闻网

四川各公墓和服务点迎祭扫高峰
2024年04月05日 09: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祝欢

  又是一年清明时,思念亲人寄哀思。4月4日是清明节,四川各地迎来祭扫高峰,全省377个公墓和服务点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27万人次。自3月下旬以来,我省公墓已接待祭扫群众超240万人次。

  今年,各级民政部门聚焦“仁孝四川、绿色殡葬、平安清明”目标,全力做好各公墓祭扫服务保障工作,营造绿色文明祭扫环境。“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网络祭祀等绿色祭扫方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选择和时尚,人们通过敬献鲜花、擦拭墓碑、书写信笺、网络祭拜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寄托哀思和怀念。

  4月3日,眉山市7个公墓同步举行第三届节地生态集中安葬活动,331位逝者以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魂归自然,与青山为伴,同大地共眠。

  四川是全国率先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户籍人口全覆盖的省份之一。据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生态安葬方面,四川每年免费捐赠生态墓(格)位2000个左右,为5000余个逝者家庭发放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850万元,免费赠送祭扫鲜花20余万株。到今年,全省已提供了1.6万多个免费生态墓(格)位。部分地区还出台奖补政策,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家庭给予1000—3000元一次性奖补。

  与此同时,各地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继续推出祭扫公交专线、免费清洁工具、代为祭扫、集体祭扫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在高峰时段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为更好帮助群众了解殡葬政策,知悉殡葬服务各项流程,成都、泸州、眉山等9个城市开通了殡葬服务热线“96444”,最迟在今年下半年,服务热线将覆盖全省21个市(州)。(记者 李丹)

  (来源:川观新闻)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