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四川是啥样?空间蓝图已就位。4月12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日前印发《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战略定位、规划目标、空间总体格局等,是未来十多年四川的空间蓝图。在此之前,《规划》已于今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
《规划》规划范围为四川省全域,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规划》共11章,包括现状分析与风险识别、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构筑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规划传导与实施措施等。

《规划》明确四川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主要指标。其中,农业发展方面,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542.5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6306.88万亩。生态保护方面,到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14.85万平方千米。区域建设方面,到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3以内。
《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城镇、农业和生态等空间布局,构建“两区三屏、一轴三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具体而言——
农业空间方面,以“两区” 为主体夯实农业安全格局,严格保护四川盆地和安宁河流域两大粮油主产区,在川东北山地、川南山地、盆地西缘、攀西山地和川西高原等区域形成五片特色农牧区;
生态空间方面,以“三屏” 为基础完善生态安全格局,加强青藏高原、秦巴山区和云贵高原三大生态屏障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长江-金沙江、黄河、嘉陵江等8条江河生态带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
城镇空间方面,以“一轴三带” 为重点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持续建强成渝城市发展主轴,着力构建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城市发展带、成遂南达城市发展带(达南内自宜城市发展带)及攀宜泸沿江城市发展带。
《规划》提出推动五大片区突出特色、协同共兴。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以优化提升为重点,按照“ 优化布局、突出重点” 的要求对各类空间进行统筹整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以生态保育培育为重点,按照“面上保育、点上培育”的要求,走“守护+展示”的新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