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集成化办理,原则上惠企政策“即申即享”类事项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快申快享”类事项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系列提升政务环境的举措备受关注。
据悉,《意见》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等方面共出台29条措施。其中,“营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意见》明确的首要任务,包含6条举措。这些措施有哪些亮点?
6条举措精准回应企业诉求
记者注意到,6条措施包括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强化惠企政策落实、畅通市场准入和退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降低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交易成本、拓展涉企增值服务。
仔细翻阅文件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逢春认为,《意见》总体体现了三个特点——集成性、精准性和创新性。
第一,《意见》强化了对政务服务的系统性设计和整体性部署,对办事创业的各种“梗阻”进行靶向发力。例如,提出: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积极推进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
“只有打破部门壁垒,统筹服务资源,推进服务集成治理,形成整体协作的运行体系和机制,才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深走实。”范逢春表示,《意见》推动政务服务理念从“条块思维”向“整合思维”转变,实现政务服务能级从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升级。
其二,《意见》精准回应企业的“急难愁盼”。例如,针对企业反映的惠企政策知晓度不高、申请流程繁琐、政策兑现不及时等问题,《意见》提出要常态化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建设“查报兑评督”平台,同时将惠企政策分为“即申即享”和“快申快享”两类,并分别设定审批时限,确保政策能够迅速落地生效。
其三,《意见》深化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政务环境数字化水平。例如,《意见》提出,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天府通办”移动端建设;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多种渠道,健全困难诉求发现解决机制;开发四川“政务服务码”,打造“企业码”应用体系,探索建立涉企服务“一码通办”、监管执法“一码监督”模式。
“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务环境优化,才能更好地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范逢春表示,《意见》推动政府服务从“会用数据”向“善用数据”转变,从“模糊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使政府实现动态感知企情、智能科学决策、高效便利服务,进而能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大生态”。
更优政务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
为何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当前,一些部门在履职过程中,还存在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等现象,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在政务服务的流程、效率上有待优化提升。“优化政务服务,将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主任姜晓萍注意到,《意见》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上继续突破,覆盖了企业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生命周期,力求打造环节更少、流程更简、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的利企便民新模式。
这些政策也让企业感受到了暖意。“明确规定审批时限,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项目计划和预算,避免因等待审批而导致的额外时间和成本支出,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和投资意愿。”京东方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王纪东表示,《意见》还提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逐步实现‘无感审批’、无纸化审批”,这将大大简化审批流程,减少繁琐的文件材料准备和提交环节,节省企业等待时间。
针对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意见》也明确提出要“降低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交易成本”,“支持中标(成交)供应商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采购人结合项目实际减免履约保证金。推动各级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比例达到80%以上。”
“这些政策提高了供应商融资能力、减少了资金占用,这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资金保障政策,保护了中小微企业权益。”成都达智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