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4年07月30日 17: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成都银行党委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人才支撑,筑牢文化根基,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用实际行动担负好时代赋予金融国企的光荣职责使命。

成都银行办公大楼。成都银行 供图
成都银行办公大楼。成都银行 供图

  截至目前,成都银行资产规模已突破万亿,提前一年半完成当期规划目标,正式跨进全国“万亿级”城商行队列,成为西部首家万亿级城商行,昂首迈进成都本埠市场竞争力第一序列、服务全省经济建设第一方阵、全国上市银行第一梯队,上榜《财富》中国500强。

  坚持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

  当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排头兵”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与根本。作为国有企业,成都银行坚守“国企姓党”的政治本色,突出“统揽把向”,不断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通过党建入章,确立党委的领导地位,明晰党委权责,确保职责范围清晰明确。同时,行党委坚持理论武装,凝心铸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主体责任,坚守廉洁底线,以此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成都银行勇担金融服务实体的责任,积极传递金融温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银行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成都银行坚定贯彻这一战略,着力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桥梁”和“引擎”功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城市发展的能级水平,矢志不渝地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银行积极践行“三主动”,即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主动研判区域经济特点、产业布局等经济人文基础,主动跟进区域发展战略。针对全市重点项目,该行创新推出专属金融方案和特色金融产品,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成都银行充分展现市属国企的责任担当,为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直接资金支持超过100亿元,为全市棚户区改造以及城市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超过700亿元,其中部分重点项目成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的典范。

  此外,成都银行还努力抓幸福美好十大工程,专注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和高品质公共服务,为轨道交通建设、TOD项目建设以及学校建设等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50亿元。

  通过系列举措,成都银行不仅践行了政治引领和聚焦主责主业的要求,也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树立了“排头兵”的良好形象。

  坚持创新驱动,聚焦“五大金融”

  全力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作为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对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着支撑、保障、促进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都银行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落地落实落细,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领域,成都银行坚持创新驱动,赋能科技企业成长。通过完善“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截至2024年一季度,对成都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服务覆盖率分别超过60%、80%和90%,科技金融业务余额和增量均位列全省金融机构之首。

  在绿色金融方面,成都银行以低碳引领,积极加大绿色低碳产业信贷投放力度。通过完善绿色信贷体系,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助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普惠金融是成都银行的又一重要发力点。通过开展普惠金融专项攻坚行动,在全市率先推出“科创贷”“成长贷”“文创通”等一系列中小企业专属产品。采取单列额度、升级产品、精简流程、限时办结、降低利率、减免费用等举措,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近740亿元,切实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养老金融方面,成都银行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积极创新开发适合老年群体的稳健金融产品。通过认真打造适老品牌,竭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此外,成都银行还引领数字金融潮流,围绕智慧蓉城建设目标,量身打造市属和区属集团企业财资管理系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动力。目前,该系统已在近150家集团落地,管理账户余额近1000亿元。

  强化人才支撑,筑牢文化根基

  奋力书写金融强国建设新篇章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都银行党委深刻认识到,人才与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为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建设金融强国、锻造强大金融人才队伍的号召,成都银行党委对标对表,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同时,深耕企业文化,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成都银行党委鲜明地将“人才强行”理念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深化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和战斗力,把尊重人才、关注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

  在精准选育干部人才方面,成都银行围绕“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年”目标,严把干部选任政治首关,同时拧紧选人用人的“总开关”,选任了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并分层分类储备了后备干部。

  在抓好急需人才储备方面,成都银行党委立足业务发展实际,招引了一批专精人才,并积极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成都银行党委锚定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方向,提出“做有特色的百年银行,做有担当的一流银行”企业愿景,“与客户共发展、与员工共成长、与城市共繁荣”企业使命,“诚于心·信于行”企业价值观,“创新、风险、工匠、家园”四大文化基因。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建设专项行动和荣誉称号评选活动,推动文化理念落地落实、入脑入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蓉城国企先锋”党建示范项目创建引领下,成都银行党委构建了“金融先锋”矩阵,形成了具有特色标签属性的党建示范项目谱系集群。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塑造金融国企的良好形象。

  下一步,成都银行党委将继续紧握金融工作的政治导向与人民属性,坚定不移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使命,持续深耕并优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以坚定的步伐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者:成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晖)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