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吴平华 王稀 郭剑忻)“今年实施地力培肥之后,秧苗长势喜人,亩产稳定800斤以上,看着这一片接一片绿油油的庄稼,想到今年的收成,心里就美滋滋的,谢谢你们!”近日,宜宾市筠连县纪检监察干部就此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利用和管护督察中指出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大雪山镇四景村村民张大哥乐呵呵地反馈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举措。2022年,筠连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大雪山镇四景村实施,四景村位于大雪山镇东部,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分布多以山地为主,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便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和地力培肥等内容。2024年5月,筠连县纪委监委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组前往大雪山镇四景村,实地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理和使用情况,却发现一些地块存在无法耕种问题。
“去年、前年我们都种了,可是到了6至7月的高温天气,秧苗全部枯死了,没有收成,所以今年我们就放弃了。”“那片土地土壤太薄了,水分难以维持,农作物根本无法生长。”在走访当地村民后,专项整治工作组了解到,高标准农田有些地方土壤过于贫瘠,秧苗难以生长,导致庄稼没有收成,农户前两年种植失败后今年就索性放弃了该片土地的种植。
“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了却不能有效利用,惠农惠民政策难以落地见效,直接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为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筠连县农业农村局行业主责,随即,专项整治工作组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现场复核、走访群众、个别谈话等方式,围绕该项目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监管责任是否落实、项目验收是否严格、建后利用是否到位等方面开展全面调查核实,深挖彻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行业性、系统性、关联性的“行业病”,推动专项整治有的放矢。
原来,大雪山镇四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包括石块清理、地力培肥等内容,由于资金问题,施工单位一直没有实施,项目监管缺位,验收走过场,导致农田达不到种植农作物的标准。在专项整治工作组的督促下,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大雪山镇人民政府迅速督促施工单位对该地块的石块进行清理,实施地力培肥,严格把关标准。这些行动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施工完成后立即种上了玉米和稻谷,目前该地块面积预计每年生产粮食3万余斤。
截至目前,筠连县纪委监委已先后走访项目实施村19个、种植户50余户、群众200余人,对2020年至2024年实施的8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覆盖开展实地查勘,共发现工程质量差、验收走过场、建后利用管护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等问题17个,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6次,发现线索15条,立案4件、处分4人,组织处理11人,为专项整治提供精准靶向。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监管缺位、偷工减料等问题,我们将以‘纪委书记盯粮库’行动为主抓手,围绕前期设计、施工建设、管护利用等环节,聚焦工程质量达标、主体责任落实、群众评价满意等情况,对2020年以来实施的7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深挖彻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风腐’问题线索,坚持以案件查办为引领一体推进‘三不腐’,以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群众可感可及的工作成效,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