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9日电 (宋成均)28日,宜宾市长宁县委召开十五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长宁的决定》,倾力打造美丽中国长宁样板,为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美丽宜宾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宁县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积极抢抓“双碳”战略历史机遇,深化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美丽长宁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宁县将按照“一年启动、两年成势、三年见效、五年建成、十年精美”的思路,倾力打造美丽中国长宁样板。到2027年,美丽长宁建设将取得初步成效,到2030年成效明显,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面呈现文化美、产业美、生态美、环境美、城镇美、乡村美、交通美、治理美的“八个美丽”画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打造天蓝水碧的宜人环境,长宁县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蓝天保卫战中,推进工业企业减排,加强精细化管控,强化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在碧水保卫战中,统筹实施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长宁河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强化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在净土保卫战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构建绿色低碳的宜业生态方面,长宁县将科学发展新兴产业,焕新升级传统产业,合理布局绿色工业。积极抢占新兴产业赛道,全面融入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储能产业体系,探索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同时,推进竹产业加工体系建设,优化白酒产业生态,推动传统矿山转型升级。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建设和谐美丽的宜居家园,长宁县将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城镇和乡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动新能源应用,推进“无废细胞”建设。建立健全小城镇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打造“五美”乡镇。高水平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乡村空间设计,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长宁县将进一步擦亮特色鲜明的宜游品牌,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旅服务质量。以建设竹生态特色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强化景区协作,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高品质文化体验及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智慧服务,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众人拾柴火焰高。长宁县将构建科学高效的宜治体系,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健全领导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推进“智慧”环保建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保障美丽长宁建设的顺利推进,全力以赴加快美丽长宁建设,长宁县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投入保障,凝聚建设力量,加强考核评价,完善评估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社会监督。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长宁县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