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1日电 (叶海燕)不久前,一位33岁的孕妇小王(化名)在孕38+周出现了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难忍、恶心呕吐的症状。当她前往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时,医生询问得知小王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多项检查后确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因胎儿已足月,立即予以剖宫产,术后转至重症医学科。
孕产妇合并急性胰腺炎,初步保守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小王胰腺炎症很快波及其他器官,出现了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降低、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等症状,直接上了呼吸机。经过ICU全力抢救,直到发病第七天左右,小王的病情才开始好转,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可谓是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
什么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人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叶海燕介绍,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是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的一种急腹症,主要由多种病因引发胰腺内胰酶的异常激活,导致胰腺及周围组织自身消化,进而出现胰腺局部水肿、出血和坏死的炎症反应,严重时可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可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母儿生命,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该病起病急、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易导致多脏器衰竭,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母婴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近年来,通过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该病导致的孕产妇和围生胎儿死亡率已显著下降。因此,早期识别、及时诊断、规范处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哪些原因会导致本病发生?
叶海燕介绍,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胆道系统疾病、高脂血症、妊娠呕吐等。此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脂肪代谢异常等也可能增加胰腺炎的风险。妊娠期受多种激素影响,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升高至正常水平的2-3倍,胆固醇可升高30%,并在孕晚期达到高峰。
叶海燕指出,血脂在胰腺中被脂肪酶分解后,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会对胰腺毛细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导致高脂血症性APIP更易重症化的原因。
有哪些症状?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孕妇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腹痛和呕吐症状,腹痛位于左上腹或全腹,钝痛或者锐痛,呈持续性,可向腰背部放射,再次进食后往往加重,且呕吐后症状并无缓解。同时,孕产妇可伴有恶心、腹胀、黄疸、发热等症状。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时可能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或死胎等,造成孕产妇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和建议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石症和高脂血症,针对病因预防能减少该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去除病因和避免诱因,例如合理膳食,避免各类含脂较高的浓汤类,适当食用纯瘦肉,不暴饮暴食,有高脂血症者应定期至医院复查,并戒酒等。
2、胆石症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有胆石症病人应建议孕前外科就诊,治疗胆石症。
3、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重症发生。
孕妇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保持适当的运动。
同时,定期产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胆道系统、高脂血症等潜在问题。此外,孕妇在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