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2日电 (胡小燕)“生产一车间配电柜开关无标识,接线端子裸露,柜门未PE跨接,生产一车间缝纫工位一个应急照明灯蓄电池故障.....”9月11日,泸州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方瑾到纳溪区泸州春晟服装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
泸州春晟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工贸企业,有190名员工,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存在火灾事故安全风险。根据《新安全生产法》第24条规定,超过100人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组通过“三位一体”执法模式,按照安全生产“强安2024”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部署,采取查阅资料、查看现场、抽问、座谈等方式,深入检查生产车间、空压机房、化粪池等区域,重点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情况,主要负责人的履职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执法人员首先将目光聚焦于各个生产车间的电气设备,因为电气隐患往往是引发火灾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很快发现一处隐患,生产一车间缝纫工位一个应急照明灯蓄电池故障。“应急照明灯在紧急情况下对保障人员安全疏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蓄电池故障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请及时更换”执法人员和专家对发现的问题随手拍、随手记,现场指导企业整改。
在化粪池区域,检查组仔细检查后,发现化粪池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告知牌中,只辨识了沼气(甲烷),却遗漏了可能存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要用气体检测仪器重新辩识,并重新制作告知牌或在告知牌上补充完善。”检查组除了严格要求企业整改,也现场“以案说法”,为企业员工敲响警钟。
此外,方瑾还与服装厂的管理层和一线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从管理层那里详细了解服装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与一线员工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在是否参加过安全教育培训,并请一名车间员工实际操作演示使用灭火器的方法,检验企业培训效果。
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随即召开问题反馈会,企业总经理、厂长、安全管理人员、生产车间安全员等人员悉数到场,就本次检查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反馈。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主要负责人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排查的频率、范围和责任人。可以采用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生产现场的设备设施、操作流程、环境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要按照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登记,建立隐患台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
要做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不仅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奖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工作,对从业人员报告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和反馈,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定人、定责、定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确保整改到位闭环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