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5日电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石。近年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人保财险”)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公益+商业”新模式 共建安全文明社区
在成都市武侯区,成都人保财险员工以“交通安全网格员”身份,下沉社区驻点,开展交通安全、便民服务、微网实格公益服务,深度参与安全社区、智慧社区等社区治理项目。
一是打造“企业”场景服务圈。成都人保财险参与社区在九小场所的安全治理服务,在簇锦街道全面试点临街商铺综合财产保险,通过提供“安全巡查+事故预防+风险兜底”服务模式,以“保险+巡查+兜底”为政府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二是打造“家庭+人”场景服务圈。成都人保财险围绕社区居民“一老一小”普惠群体,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服务等,聚焦居民的服务需求,全方位供给医疗保障、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普惠保险产品,提供家庭保险管家服务。
三是打造车场景的“一公里”服务圈。成都人保财险建立专业团队,对成都市武侯区11个街道辐射汽修厂建立社区汽修厂服务全景图,并逐步引入车商平台及服务体系,提供车场景的增值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洗车、美容、保养、代办年审”一站式服务。

“保险样板间”新方案 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
在成都青白江,成都人保财险与大弯街道充分运用保险机制完善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模式,共同打造大弯街道“保险样板间”。
一方面,找准痛点,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成都人保财险聚焦社区安全治理、安全生产、平安生活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从政府自身、下辖企业、社区居民等三个方向制定“样板间”整体保险方案。为居民住房、公共活动、电梯设施、安全生产、个人风险和行车安全六大领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产品体系。另一方面,升级服务,创新风险减量管理。在电梯安全上,通过与物业公司、维保单位、住保中心四方联动,形成“电梯管家”服务网,同时通过电梯监控芯片技术,实现电梯风险预防前置。
在企业安全生产上,成都人保财险落实“走出去”,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责任险服务,并邀请专家对辖内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逐步建立事先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的良好机制。在社区安全管理上,加大风险查勘工作力度,为安置房小区、社区企业等提供包含风险排查技能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在内的事故预防服务,确保风险排查服务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安全工厂”新技术 助力平安街道建设
在成都市新都区,成都人保财险与新繁街道办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广安责险+财产基本险新模式,探索出有效解决城乡结合部自建仓储安全监管问题的新路径。
一是精准摸排,量身定做保险方案。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有规上企业40余个,规下企业800余家,九小场所18000余家,企业类型主要包括制衣厂、家具生产企业、中药材加工企业、中小型仓储等。人保工作组对街道整体情况进行全方位摸排和查勘,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了不同的“保险+科技”方案。
二是科技赋能,搭建风险预警平台。成都人保财险引用“安全工厂”新技术,在承保企业安装摄像头和智慧用电监控系统,实现存放物品远程辨识、老化线路过热过载提前报警、下班一键断电等功能,为街道搭建风险预控管控平台。
三是专业支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成都人保财险针对安责险新模式,建立专业风险服务团队,提供“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协同响应+事后损失补偿”的综合保险保障服务。

未来,成都人保财险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探索服务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守护成都烟火气,守护市民幸福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