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资中:“船城义警”群防群治为群众平安保驾护航
2024年11月15日 11: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5日电(王爵 周瑶慧)近日,在内江市资中县“船城义警之家”看到,资中县船城义警协会为义警们统一配备了服装、袖标、盾牌、长棍、钢叉等必备物品。

船城义警的雨伞。资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资中县的大街小巷,大家经常能看到一群身穿“船城义警”服装的人穿梭在治安维稳一线。他们中有退役军人、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出租车司机、快递员……一旦穿上这种统一的服装,他们就拥有共同的身份——船城义警。

  随着资中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凸显,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叠加,现有警力逐渐不能满足基层社会治理形势和群众所盼,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面临新挑战。

  据介绍,在此背景下,2023年2月,资中县船城义警协会应运而生,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发布招募令,诚邀奉献互助精神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的平安志愿者加入船城义警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安巡逻防范、信息收集、帮扶教育、矛盾调解、平安宣讲、应急救援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这看似普通的雨伞大有用处,日常巡防带在身上很亲民,不会让市民害怕。”资中县船城义警协会会长张强说,“雨伞如今已成为义警们日常巡防的必备品,下雨时给市民遮风挡雨,遇到血腥场面可以遮挡现场,避免网络传播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进入‘船城义警之家’,我们觉得有组织、有归属感了。”加入船城义警队伍一年多,魏佳君已经通过“船城义警”小程序认领并完成了900项任务,高居任务积分排行榜首。

夫妻俩都是船城义警。资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加入船城义警协会之前,魏佳君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2023年1月,身为辅警的丈夫徐力成为船城义警。在丈夫的熏陶下,当年6月,魏佳君也成为一名船城义警。从此,这对“90后”夫妻经常出现在夜巡、护学岗、交通疏导、法治宣传等船城义警队伍中。

  “心有义,皆为警。”这是镶嵌在“船城义警之家”入口的中心思想,也是魏佳君心中强烈的价值认同。找回走失的老人、日常巡逻防控、护送伤者及时就医、挽救轻生女子……“任务不分轻重,贡献不分大小,只要能出一份力就行。”在魏佳君的认知里,当一次次全力以赴换回一声声“谢谢”时,就心满意足了。

  经过人员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船城义警队伍已经扩员至2577人,他们化身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持续采集推送各类预警和突发信息,全力配合县公安局完成指令任务。

船城义警帮助孩子们上学放学过马路。资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根据出租车司机在义警平台提供的线索,我们成功抓获1名非法持有枪支的嫌疑人,并在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特大非法制造、贩卖枪支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中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玚介绍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船城义警‘神经末梢’作用,助力平安资中建设。”

  据了解,2023年以来,船城义警的加入,让资中基层社会治理局面从“网格林立、资源分散”向“多网融合、一网统筹”转变,累计收集违法犯罪类线索162条,上报各类安全隐患逾3120处。县域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实现“两降三升”,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6.2%,行政案件受案率同比下降34%,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