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资中"少年警校"受民众追捧 为社会治理助力赋能
2024年11月21日 20: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王爵)“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两卡是指什么?”“儿童电话手表如何预防诈骗?”近日,资中县“少年警校”的“小萌警”们集结在资中县反诈中心,参加少年警校系列课程——反诈宣传教育体验活动。

教官为“小萌警”们上反诈知识课。资中县公安局供图

  课堂开始前,“小萌警”在教官的指挥下进行“警训”,向左转、向右转、立正、敬礼、稍息……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整齐划一,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

  随后,“小萌警”们在教官的带领下,参观了精心打造的反诈中心场地,学习了反诈知识,并通过视频真实案例让学员们直观地了解了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小萌警”们专心上禁毒小课堂课。资中县公安局供图

  在课堂上,教官为“小萌警”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反诈知识讲解。他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诈骗惯用伎俩和应对方法。随后,“小萌警”们在答题机上进行了趣味答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反诈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2024年7月,资中县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创建“资中县少年警校”,搭建起“爱国、守法、健康、担当”的向上向善青少年成长平台。

“小萌警”们认真听交通安全讲解。资中县公安局供图

  “资中县少年警校”是依托资中县警察协会平台,由警察协会、县妇联和县慈善总会联合发起,经民政局注册的平安类公益项目。资中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玚介绍说,少年警校的成立有效破解部分青少年“家国情怀不浓、责任担当不足、守法意识不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脆弱、校园霸凌、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创新开展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致力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赋能。

  为真正实现“教育一个人,带动一家人,影响一群人”的理念,少年警校面向小学三至五年级在校学生招募,首届招募学员360人分12个班,学期内每周六上午同时开课,家长全程陪同。

  据资中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李虹介绍,少年警校对外发布招生公告仅3天,报名人数达600余人,未被招录的学生已纳入第二期后备学员。

  据了解,为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实操性和趣味性,资中县公检法司、卫健、教体、妇联、团委、综合执法、应急、消防等部门协作配合,结合各自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利用部门场地和业务资源,组建教学团队,并依托文武庙、城市规划展馆、垃圾分类广场、禁毒教育基地、反诈中心、木偶剧场等研学基地,设置有奖问答、实操演练等环节,精心打造《青春无毒,逐光而行》《与警“童”行,争做反诈小卫士》《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做情绪的主人》《健康上网、快乐成长》《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国风少年》等12门精品课程,采取“游学”模式进行沉浸式、体验式授课,寓教于乐。

  日常学习中,通过实施奖惩制度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调动小学员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管理上,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修完一节课程便获得一个安全学分,学员需修满至少12个安全学分才能毕业,毕业学员授予“安全小卫士”勋章。

  通过在面试学生和平时交流中,少年警校择优选拔了一批自愿参与校务工作的热心家长,组建了家委会,负责协调好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维护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家委会”的成立,在服务校务的同时,带动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平安宣防工作中来,成为了继资中“船城义警”后又一支群防群治生力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