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内江:“周末荟”推动文化、经济“喜相会”
2024年11月22日 15: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 (黄俊钦)近一个月,内江市甜城金晚·文化惠民促销“周末荟”活动(以下简称“周末荟”)每周六都如期与市民见面,成为市民热门打卡新去处。

  该活动从今年10月26日起至今年12月底,每周六在内江广泛开展,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各级公共文化资源有效集成,推动优质文化供给直达基层,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以文化赋能促进消费,推动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互动、融合发展。

  “周末荟”是由“甜城金晚”不夜城升级而来。作为2024中国·内江第十二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甜城金晚”不夜城于今年端午假期正式开街,将文化、美食、旅游相互融合,打造集夜食、夜游、夜购于一体的夜间消费场景,打响了内江假日经济“第一枪”。

  据不完全统计,“甜城金晚”不夜城开街三天,便吸引16万余人次到场共享节日文化盛宴,实现特色美食经营额、“甜味+”食品销售额、车展意向成交额,以及带动周边餐饮经营额约1500万元,为内江“夜经济”注入新动力。

  从不夜城升级为“周末荟”,“甜城金晚”的品牌没变,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初心没变,以文化赋能促进消费服务的内核没变,唯一不同的是,“甜城金晚”在内江人心中已从一年一度的“端午盛宴”,转型为周周期待的“固定节目”。“不夜城的亮相足够惊艳,如今它又以‘周末荟’的新形象与群众每周见面,成功打造了文化惠民消费新场景,有望成为内江文旅新名片。”内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主办方内江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看来,“周末荟”的火爆得益于其市县联动、贴近群众、文化赋能的三大特点。而为了切实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每场“周末荟”活动都选择在人气聚集的景区和商圈举办,最大程度促进文化和经济融合互动、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从流量上看,前四场“周末荟”活动的举办地——万晟天街、大千园、吾悦广场、兆信商圈皆是人潮涌动,气氛热烈,广大市民一边轻松安逸看演出,一边“豪横”刷卡逛展会,“拿”出了文化消费盛宴该有的气势。

  从商业上看,展示展销作为“周末荟”的“重头戏”,主办方每周都会组织多家本土企业,带来糖画、面塑、夏布绣、烙烤画、板板桥油炸粑等多种特色产品和美食,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内江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释放周末消费活力。

  作为“周末荟”参展商之一的赵老师花生酥每周都按时“赴约”,凭借独特的酥脆口感及亲民的价格,备受市民青睐。

  赵老师花生酥的展位上,不仅有招牌产品花生酥,还能见到一系列其他美味零食,包括麻饼、黑芝麻核桃糕、枸杞黑桃糕、小麻花、无糖黑芝麻酥、坚果酥以及老醋蚕豆和山药小酥等。多样化的产品让广大市民眼前一亮,踊跃购买。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周末荟’。”赵老师花生酥展位负责人高晓天笑着说,活动现场人流量大,赵老师花生酥受到了广泛关注,单日销售额最高能达4000元,特别是原味的花生酥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悉,近年来,内江市持续提供以“周末荟”、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龙腾汉安 草原盛会”五粮春2024·内江市市中区新春极光焰火草地狂欢节等为代表的高质量、多种类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全方位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消费新需求。下一步,内江将继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以文化赋能促进消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