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监狱开展教育改造讲师团精品课件录制活动
2024年12月23日 20: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3日电 为把牢“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教育改造方向,遵循“罪犯从去社会化到再社会化”教育改造过程,推动监狱工作从“关得住、不跑人”向“改造好、不再犯”全面提升,近日,四川监狱组织部分金牌讲师、优秀讲师和“尖兵—2024”四川监狱十专十能“教育改造”复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民警代表,分别在雷马屏监狱、眉州监狱和绵阳监狱开展精品课件录制工作。

  录制当天,各监狱智慧教室座无虚席,来自金堂监狱、荞窝监狱、邑州监狱、凉山监狱、成都女子监狱和汉王山监狱等15所监狱的25位民警讲师轮番上阵,围绕法律常识教育、认罪悔罪教育、回归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5个课题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讲授。

  “红船精神”象征着中国革命的源头,引领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甘孜监狱民警肖祺围绕“红船精神”的内涵,让罪犯在重温红色历史的同时,树立改造信心、积聚改造力量、加快改造步伐。

课堂现场。四川省监狱管理局供图

  四川省女子监狱民警蒋卓君通过妙计锦囊里的三个妙计助力罪犯回归,从《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炼出权利、保障与做更好的自己这三个关键词,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窥一斑而知全豹,教授罪犯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如何做好子女教育,最终回归到罪犯本身,告诫罪犯在服刑期间要踏实改造,无论顺境逆境,当走正道。

  “立志为先,克己为难,力行为重,内省为要,改过为终”,这是孔子“自觉修养德行”五个步骤,也是道德立身标准“五步法”的五句口诀,德阳监狱民警段礼引导罪犯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作为改造道路上的指导原则和精神支撑,在传颂千古的“安安送米”的德孝故事中明德,在孔子广场大德如阳的文化浸润下自新,促进自我反省,自我革新,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现场罪犯专注聆听,与讲师积极互动,他们面露悔意,纷纷表示认罪悔罪,要积极改造,重新做人。

  现场观摩民警备受启发,纷纷表示要望远山而力行,向优秀“灵魂工程师”学习,进一步夯实教育改造罪犯“基本功”,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努力实现“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稳定一方百姓”的价值追求。

  下一步,四川监狱将继续深入践行改造宗旨,聚焦改造罪犯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教育改造民警队伍优势,持续提升教育改造质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